江蘇蘇州包山寺位于煙霧縹緲、浩瀚無限的姑蘇太湖之中最大的島嶼——西山。地屬于蘇州市吳中區(qū)西山鎮(zhèn)(梅益村),在蘇州市南面,距離古城約四十五公里,四面環(huán)山,清凈幽雅。
寺始建于南北朝時南朝宋永初年間,初名包山禪寺。梁武帝天監(jiān)年間(公元520~519)重修,武帝大同二年(公元536年)又再興,并改名福愿寺。唐高宗李治顯慶元年(656年),賜額顯慶禪寺。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改名包山寺。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高僧神皓大師來包山寺主持,修復并擴建殿堂房屋1000余間,自此名聲大振,道風遠近聞名,四方學子聞風皈依者達千人,成為江南一大叢林。唐肅宗乾元年間(公元759年),賜名包山禪寺。宋徽宗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7年),包山寺被拆。宋欽宗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開封大相國寺慧林禪院高僧懷深大師(封號為慈受大士,普照禪師)到此主持重興,并改寺名為包山寺。宋高宗建炎年間(公元1127~1130年),賜額包山顯慶寺。元朝末年遭兵火被毀。明太祖洪武初(公元1368~1398年),歸并上方寺。明成祖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6年)有呆庵禪師主持重建,并更名包山禪寺。明神宗萬歷三十五年(公元1608年),有山曉禪師主持,禪師于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應詔進京為董鄂妃喪禮主持佛事,深得皇帝尊重,并得御賜親書“敬佛”二字。御書原掛于包山寺大云堂內,清光緒年間摹刻于石,今在寺之御墨亭內。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有蔭南禪師主持修建了鐘樓,祖堂等處。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兆隆禪師繼主,擴建修復了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滿月閣、空翠閣、大悲閣等近二十余所建筑,由此聲名遠揚,清末開始衰敗。民國有太虛大師住持于此,并設佛學院,樹新育人,延續(xù)慧命,此后大休和尚、聞達法師、云谷法師等先后住持,暮鼓晨鐘,古風依舊。
1937年9月4日,蘇州圖書館館長蔣吟秋為避免蘇州圖書館的30多箱珍貴古籍被日寇所奪,將其秘密運至西山包山寺,藏于滿月閣的復壁中,由住持聞達和尚負責守護。1946年4月11日,在包山寺藏了八年之久的古籍被運回蘇州圖書館,包山寺住持聞達和尚受到民國江蘇省政府的嘉獎。住持期間開設佛學苑、弘演佛法、保護文物——明萬歷大藏經也稱《經山藏》,國內僅存兩部。1970年8月14日文革期間寺院面臨拆除,根據(jù)當時江蘇省革命委員會政治工作組的意見,由石公公社、吳縣文教局將《大藏經》移交給南京博物館保存?!洞蟛亟洝饭灿?44函,其中正藏211函1434冊;續(xù)藏90函790冊;又續(xù)藏43函362冊;其它佛經有1300多冊,共3921冊。目前仍有南京博物院保管,包山寺已向有關部門上書將《大藏經》請回寺里保存,使之一鎮(zhèn)寺之寶發(fā)揮作用。十年文革中包山寺被拆除,使這座綿延1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江南古剎,從此沉默20余年。
1995年,經吳縣市人民政府批示,同意對千年古剎包山寺進行修復,并禮請靈巖山貫澈法師主持工作。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欣聞此事,特地題寫“包山禪寺”額,為古剎增光潤色。
在大和尚的指導下,監(jiān)院心培法師率領弟子,經過十年的艱辛努力,目前已完成了牌樓、香花橋、山門殿(總面積100㎡)、天王殿(203㎡)、大雄寶殿(586㎡)、藏經樓(240㎡)、念佛堂、齋堂、東西廂房、關房、御墨亭、配電房、鐘樓、鼓樓、僧寮、尊客堂、天香齋、凝香塔院、普照塔、安養(yǎng)院(—期、二期、三期)、大山門、方丈院、綜合樓等建筑,現(xiàn)占地100余畝,房屋數(shù)百間,建筑面積近萬平方,總投資2300余萬元。
1999年10月23日,包山寺舉行殿堂落成、全堂佛像開光、貫澈大和尚方丈升座盛典,氣氛隆重。蘇州及附近省、市名剎諸山長老,市、區(qū)政府、佛教協(xié)會領導以及護法居士約數(shù)萬余人參加盛會。中國佛教協(xié)會發(fā)來賀電;著名書畫家,九十多歲高齡的謝孝思老先生不顧年邁應邀前來;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明學長老致賀詞。
2006年秋,包山寺再次舉行重建十周年,方丈貫老八十大壽喜慶,大玉佛開光大型法會。前來觀禮的四眾弟子約有萬余人。
包山寺不但在建筑上已初具規(guī)模,文化上也在不斷完善。寺內收藏大藏經十余套,各種大型叢書七、八套,除此其他書籍約存數(shù)千冊。寺內還成立了相關的文化機構:1999年創(chuàng)辦了香海書畫院;2000年創(chuàng)辦了包山詩社;2007年創(chuàng)辦了吳中區(qū)佛教文化所。在教育上:2000年包山寺創(chuàng)辦了包山學社;2005年與揚州大學達成聯(lián)合辦學的協(xié)議,是中國第一家寺院與大學聯(lián)合辦學,讓佛弟子接受高等教學的場所;2006年包山寺又和揚州大學聯(lián)合掛牌成立“顯慶佛學院”,并先后創(chuàng)辦《玉毫》、《顯慶佛學》。
2007年,方丈貫澈大和尚慈悲,重點培養(yǎng)年輕一代。于當年10月退居,同時推舉監(jiān)院心培法師為第二任住持。如今的包山寺早晚殿堂、布薩誦戒、念佛上課、日日如常。想必今后的包山寺在住持心培大和尚的努力下,將會展現(xiàn)一個全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