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翠庵位于福建省霞浦縣城星街培德巷(舊稱典井巷),古稱“六禪巷”,屬萬安里,建筑年代無考。據(jù)《宋淳熙三山志》載:“觀音堂建于萬安里”。據(jù)明萬歷二十一年和四十四年版《福寧州志》分別載:觀音堂“建于州西北”和“建于城西”,“按西城既拓,庵址皆在城中矣,今東隅尚稱六禪巷,或以此乎”,故疑舊觀音堂為今所。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重修,始稱為“柏翠庵”。民國初比丘尼若觀法師重修。
1952年,在全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合作化高潮時,明參法師等15名沙彌尼組織并成立“佛教手工業(yè)福利生產(chǎn)組”于庵內(nèi)。1981年住持清沁法師竭力募化,三度擴建,并為縣佛教協(xié)會第一屆會址。1984年3月1日,會長簇山法師首次接待以靜慈圓為團長的日本高野山真言宗“空海入唐之道”訪華團一行八人,并互贈“赤岸風光”貝雕和“日中友好”錦旗。本邑福建師范大學副校長、教授黃壽祺書:“一九八四年三月一日以靜慈圓為團長的日本空海赴長安之道訪華團首訪柏翠庵”鐫碑立于柏翠庵內(nèi)。繼后,日本高野山真言宗佛教界友人前后多次蒞庵能訪。
該庵居于霞浦縣城民宅之中,坐北朝南,其主體建筑布局為六扇、二進磚木結(jié)構(gòu)之重檐懸山頂式院落,并列兩座,建筑面積1013平方米。西座為天王殿、大雄寶殿,東座為齊堂、寮舍、客堂等,殿堂潔凈,香火旺盛,庵內(nèi)有康熙年間造的銅鐘一只,高1.2米,直徑75公分,重約150公斤。
柏翠庵現(xiàn)任住持比丘尼清沁法師,法號惟春,生于1916年2月3日,沙江鎮(zhèn)江村人。1946年4月依柏翠庵慧元法師披剃出家。1948年受具足戒于鼓山涌泉寺圓瑛和尚,歷主臥云庵、柏翠庵,兼任縣佛教協(xié)會一至四屆常務(wù)理事,縣人民代表大會第五屆代表。1981-1988年為崇福寺尼眾傳戒遵證師,師性謙虛誠實,廣結(jié)人緣與法緣,在佛教界中是一位聲望頗高的弘法大德,深受四眾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