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那寺位于玉樹囊謙縣境內,是藏區(qū)最著名的唯一一座格薩爾嶺國寺院,也是目前藏區(qū)僅存的一座藏傳佛教葉爾巴噶舉派寺院,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青海省囊謙縣境內以山峰眾多出名,縣之南部吉曲鄉(xiāng)西、尕永鄉(xiāng)東和吉尼賽鄉(xiāng)南三鄉(xiāng)交接處的崇山峻嶺之中,有一座狀似馬耳的山峰,稱為“達那山”,山腰間有一千年古剎,遠遠望去,猶如懸掛半空,令人膽戰(zhàn)心驚,這就是因與藏族古代英雄格薩爾王英名相連而享譽康區(qū)的達那寺。
“達那山”(意即“馬耳山”)下是一片沙土地帶,顆顆沙粒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再下面草坪如茵,相連著茂密的松柏林,寺院即在林間。寺前一片河柳和灌木叢。清澈的麥曲河自山根緩緩流過,這里山勢極其險峻,但又風光著實迷人,不失為青藏高原一處修心養(yǎng)性、閉關禪定的好去處。為與印度格本日地方的達那寺相區(qū)別,此寺也稱“北部達那寺”。
達那寺最初為本教寺院,后改宗藏傳佛教葉巴噶舉派。1171年,帕摩竹巴弟子桑結葉巴·伊西則于喀木(昌都地區(qū))建成葉巴寺,從這里發(fā)展出時巴噶舉派。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伊西則改建達那寺為葉巴噶舉派寺院。從達那寺改宗時間算起,這座寺院迄今也有800余年的歷史了。當初,達那寺建筑規(guī)模宏大,僅一座稱為“嘎嘉瑪”的大經堂就有100根柱子,該寺鼎盛時期有寺僧300余人,還轄有今囊謙縣尕永鄉(xiāng)的嘎扎西寺、吉曲鄉(xiāng)的葉文寺和賽佐強寺等。
達那寺198l年批準開放,現(xiàn)存的主要建筑物為葉巴經堂,這座經堂呈方形,高20余米,占地44平方米,該經堂左下四分之一處有一殿堂,內塑噶丹派佛塔,高9米、殿門用紫檀木制成,取材于云南納西族地方,殿堂形呈藏、漢、納西三族合壁式樣,傳說推門而入,因人不同而發(fā)出各種聲響,可卜知各人前途命運,故到那里卜吉兇者頗多。此外,還有帕摩竹巴靈塔殿1座,為二層樓廳式建筑,內供帕摩竹巴靈塔。還有葉巴殿1座,內供傳為桑結葉巴·伊西則自身藥泥像和該寺前身主供的本教鼻祖敦巴豐饒的鍍金銅像,高約1尺。
達那寺之所以有名氣,還與藏族古代英雄格薩爾王的傳說緊密相關,有人甚至稱該寺為“嶺國寺”,盡管一般學術界多認為格薩爾為傳說中的人物,但在玉樹地區(qū)人們都相信格薩爾是歷史人物,而且認為格薩爾曾在達那寺生活居住過。寺內存放著許多傳為格薩爾及其部將的遺物。原葉巴經堂右下四分之一處為格薩爾經堂,堂內靠東墻中間塑有9米高的格薩爾像,其部將吉本和賈察侍列兩側,略低于格薩爾像。格薩爾塑像前供放著傳為格薩爾和賈察的寶刀;南側供放著格薩爾王妃珠毛的各式腰帶,其中最珍貴的要數海螺腰帶;墻上掛著傳為格薩爾及其30員部將的武器、盔甲、衣服以及第九、十世噶瑪巴活佛獻給格薩爾塑像的內地錦緞哈達;西墻門楣兩側則塑有珠毛王妃及其妹妹乃瓊的身像,墻上掛著傳為賈察從內地運茶所駕馭過的虎、豹、熊等野獸的皮。另外,在葉巴經堂的另一小殿中還供放著傳為格薩爾念誦的“帕本”經卷,寺院所在達那山西面的龍保山,山頂群石林立,上有傳為格薩爾及其部將的墓葬塔,均為噶丹派塔形,上鑄各色藏文字,惜因風化雨淋,巖羊舔蹭,字跡已難辨認。一些塔內,有大小不等的泥制塑像,一般4種,最大者白色,次為淺紅,再次為深紅,最小者為黑色。泥像上均印有近似六字真言的梵文字。該寺所存格薩爾遺物,多數毀于本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現(xiàn)僅存?zhèn)鳛楦袼_爾王的氈帽、盾、頭盔、戰(zhàn)甲殘片和經卷殘頁以及珠毛王妃海螺腰帶上的拇指大的白螺30個和部將旦馬、囊鄂的少量遺物。另有傳為格薩爾曾經使用過的武器3件,名為“朝頂念莫肖舟”,各重約25公斤。
達那寺雖為藏傳佛教寺院,卻未實行活佛轉世制度,而是世代從學經優(yōu)異、威望較高的寺僧中選任住持。住持稱之為“葉巴弟子”,至今已有22任,現(xiàn)任葉巴弟子2名,即噶瑪謝囊塔森和彭措扎西,分別擔任寺管會正副主任。該寺現(xiàn)有寺僧37人。
達那寺還由于與印度的達那寺齊名,人們往往認為朝拜了囊謙達那寺,猶如親臨印度佛教圣地,加之該寺歷史悠久,景色秀麗、名稱奇特等等,在藏區(qū)頗負盛名,朝拜者紛至沓來,以朝拜達那寺為人生快事。
2006年05月25日,達那寺作為元代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