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寺位于海南省三亞市陵水縣城南門,東眺南海,背靠筆架山,周圍景觀自然優(yōu)美。據(jù)《瓊州府志》記載,三昧寺於明朝萬歷年間,由知縣婁應(yīng)先興建,清朝乾隆三十六年知縣喻寶忠、紳士周陵志重修,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系禪宗道場。原三昧寺有三進九間,前有山門,中有天王殿,后有大雄寶殿。寺內(nèi)經(jīng)閣、鐘樓、僧舍、齊堂齊全。橫廊曲徑,古樹參天,整個布局氣勢雄偉,壯嚴肅穆。擁有廣闊田地,寺產(chǎn)豐厚,歷代香火興盛。古寺歷來僧人眾多,不乏高僧往來住持,弘法利生,使當?shù)丶爸車貐^(qū)民眾廣為受益。從山門前所遺石刻支聯(lián)“百萬人家福地,三千世界禪林”,當可窺其盛況。
古寺歷盡滄桑,幾經(jīng)興衰演變,令人感慨。至民國初其仍有僧人被逐,無處依止,無以充饑,離寺流落,淪為轎夫。昔日木魚、鐘鼓、誦經(jīng)之聲從此沒有入蒼茫南海洞浪濤之中。抗戰(zhàn)期間,日軍又把寺中大部分碑文石刻運去修筑防空洞。1949年后,尤其在十年動亂中,古寺再受劫難,寺院及寺后石階,仟人足跡,仟人棋桌、臥佛石、犀牛望月石等古跡所剩無幾,只留下斷裂的“百萬人家福地,三千世界禪林”之石碑及一口古井。
近年來,隨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實,三昧古寺得到新生。80年代初,陵水地區(qū)許多善男信女,仁人增士為恢復(fù)這一歷史古跡,使佛教文化得以流傳,成立了“重修三昧寺籌建小組”,歷盡艱難,并承各界人士樂助,共同運籌終於在古寺殘存遺直上重建三昧寺。落成之日,眾多善男信婦絡(luò)繹不絕前來觀瞻、進香、禮佛。可見佛法慈悲濟世,利樂有情的宗旨,在當?shù)孛癖娭辛鞑忌鯊V影響甚深。在佛教界前輩大德的指導(dǎo)和后學(xué)正信居士的努力和倡導(dǎo)下,當?shù)孛裥南蛏?,信教群眾逐漸增加,古寺香火迅速興旺,得以重放異彩。該寺分別於1990、1997年重修擴建,山門、伽藍殿、地藏殿、大悲民等建筑已致告峻。該寺現(xiàn)有主要文物有古井一口,僧墓一座,石刻對聯(lián)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