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巖位于香港荃灣芙蓉山,清光緒年間,江西老僧心悟和尚曾棲巖靜修。戰(zhàn)後閩僧廣導抵山披荊重住,命名妙蓮洞。觀音巖依巖而建,背靠大帽山,遠眺荃灣全市。原名妙蓮洞。觀音巖構建的最大特色,是所有建筑均為大石下鑿出的巖洞。內冬暖夏涼,并有采光石孔以敷照明。
觀音巖構建的最大特色,是所有建筑均為大石下鑿出的巖洞。內冬暖夏涼,并有采光石孔以敷照明。甫入寺門,見羅漢洞,供奉十八羅漢,塑像雅致,惜被竊半數。上有觀音洞,供奉觀音大士,善財、龍女二菩薩為侍,頂窗透陽光直照觀音像。此外尚有天保洞,供奉韋馱菩薩。外有慈云、法雨亭,內有金銅大鐘,并有一天然坐禪石。再上為玉佛殿,供奉緬甸玉佛。倫參法師更在山上巨石大書“佛”字,遠亦能見。
清光緒年間,江西老僧心悟和尚曾棲巖靜修。戰(zhàn)後閩僧廣導抵山披荊重住,命名妙蓮洞。1955年將此巖交臨濟宗第四十五代祖師倫參法師。倫參法師(1915-1988)俗名陳楠昌,江蘇省寶縣人,六歲時雙目失明,其母拜佛許愿:如兒雙目復明,即舍其出家。不數日視線如常,遂送萬緣禪寺依匯川和尚披剃。十九歲投句容縣龍?zhí)秾毴A山隆昌寺受戒。圓戒後,即往常州天寧寺參學??谷諔?zhàn)爭期間,曾辦念佛堂,集合四眾,輪班念佛,藉此功德化解劫運。1943年秋,到揚州高旻寺親近來果老和尚,常蒙來老開示,并當維那。戰(zhàn)後南下行抵廣東韶關曲江南華寺,禮六祖、憨山、丹田三位祖師肉身,復往乳源縣云門山大覺寺親近虛云老和尚。1949年到香港,初到荃灣竹林禪院掛單,再到青山寺過夏,後於元朗山下村公庵山麓,白搭茅蓬歇足。接住巖洞後,法師自此開山擘石,抬磚托瓦,改山門,建梯級,擴建巖洞,改名觀音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