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梅四祖寺毗盧塔 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單層重檐亭閣式方形磚塔
四祖寺景點分布圖
圖中右上部的大金塔和靜安寺正在熱火朝天的建設(shè)當中
四祖寺與毗盧塔
四祖寺,古稱幽居寺,原名正覺寺,又名雙峰寺,是中國佛教禪宗四祖道信大師的道場,始建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距今已有1370年的歷史,是中國禪宗第一所寺院。明正德、萬歷、清同治年間多次重建,終毀于兵燹?,F(xiàn)存毗盧塔、眾生塔、衣缽塔、靈潤橋、四祖殿、蕉云閣及多方摩崖石刻。它不但在我國佛教發(fā)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國際上,特別是在佛教盛行的日本、印度、韓國、東南亞和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qū)享有盛譽。
地址: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城西北15公里的西山之中,距離五祖寺20公里。
年代:唐至清 四祖寺塔進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古建筑保護單位
門票:無門票,真正的佛家寺院。
交通:交通便利,更適合自駕或租車前往。
看點:寺外三塔(毗盧塔、眾生塔、衣缽塔)、兩橋(靈潤橋、明月橋)、一石刻(靈潤橋摩崖古石刻群),一古洞(傳法洞);整個四祖寺和四祖寺分院蘆花庵雖為現(xiàn)代復(fù)建,但寺院風景優(yōu)美,氣氛安詳寧靜,是個佛家圣地。
參觀時間:2015年11月2日
四祖寺離武漢大概190公里左右,幾乎全程高速,路程花費大致2小時左右。一直想去,卻因為種種原因未能成行。由于11月可能比較忙,故有念頭在開始忙之前去一趟以解相思之苦,查看天氣預(yù)報,11月3日開始陰天轉(zhuǎn)小雨,于是搶在變天之前單人單車獨自去了趟黃梅四祖寺,這一趟是不虛此行啊。
這一天,風輕云淡,陽光明媚,真是旅行訪古的好日子。由于心情輕松,雖然一個人也不覺得孤單,感覺不一會就到目的地了。
四祖寺全景
四祖寺位于西山腳下,西山,又名破額山、雙峰山,海拔599.8米。風景秀美,名勝眾多。寺院的西邊(照片的左下角)有個牌坊,穿過牌坊沿著青石臺階可以到達毗盧塔和傳法洞,西山不是很高,徒步爬上去既是一種鍛煉,同時也是誠心的表現(xiàn)和對四祖道信大師的一種尊重,也收獲了沿途的美景,一覽四祖寺風光,一舉多得啊。
由于此次之行的主要目的是三塔兩橋一石刻一古洞,所以,到達四祖寺景區(qū)就先行向毗盧塔進發(fā),這是四祖寺遺存年代最早,保護最完整,藝術(shù)價值最高的古建筑。
正餐前來道開胃菜,那就是二橋中的靈潤橋,因為它位于寺廟的最前方,進入四祖寺景區(qū)首先看到就是它。
靈潤橋亦稱花橋,俗稱過路亭,位于黃梅縣四祖寺破額山出水口的石魚磯上,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由四祖寺住持祖意禪師募緣修建而成。
此橋為單孔縱列發(fā)券,拱寬7.35米,拱高5.30米,橋梁石、拱石、券脫石等條石砌成,兩側(cè)平鋪十八層橋石。石橋面寬6米,南北縱向長15米,上建廊式長軒,兩端設(shè)高大的五花山門。
橋上建有廊屋5間,抬梁式構(gòu)架,廊屋兩端為磚砌八字牌樓門,墻壁斗栱間繪有各種花鳥圖案。
靈潤橋內(nèi)部
廊屋面闊五間,進深八椽,前后乳栿對四椽栿用四柱。青石橋面上的痕跡輕輕訴說歲月的流逝,空寂的山林間突顯出世界剎那間的凝結(jié)。
靈潤橋下瀑布
由于是秋天,處于枯水期,所以水小的可憐。
碧玉流(豐水期)
位于四祖寺前停車場前緣,靈潤橋西邊的龍頭石懸崖之巔,是破額山南坡諸水匯聚幽黛河出山之鎖口。春夏雨季,山水傾注、狂濤澎湃如黃龍直瀉崖下,出入山路為之阻斷,未修此橋前鄉(xiāng)民從魯班亭繞道寺院背后翻越青龍嶺避河而行。橋下泉水經(jīng)石磯直瀉深壑,構(gòu)成“瀑布嶺頭懸,碧空垂白練”的壯觀景象。 (照片借用)
遠處的農(nóng)田是取景拍攝靈潤橋瀑布的好位置,此次由于時間問題沒有下去,略有遺憾。
還是橋上好取景,基本上沒有太大的麻煩。橋下取景麻煩,但也別忽視了橋下石面上的摩崖石刻。
靈潤橋下石刻群文保碑
石刻群位于靈潤橋下方的石磯上,這里巖面寬廣,平坦光潔,色褐如油,歷代游人在此留下了許多題詠石刻。正草行隸,唱物寓情,神韻高遠,與橋爭輝。其時代跨越自中唐至清咸豐,最大的單字1米,最長的詩詠是七律,總數(shù)30余幅,面積達800平方米,堪稱鄂地最大的古石刻群。其分布范圍按崖面自然落差分為三迭:第一迭在橋前入水處至橋下南側(cè),有中唐書法巨匠柳公權(quán)的擘窠世刻“碧玉流”多篇詩詠;第二迭是石刻單字最大、題詠最多、篇幅密集的部位;第三迭下跌2米,石刻散布于坡旁巖盤上,不下8幅,最前沿刻有“釣臺”二字及其附款。其下是落差近百余米的懸崖。橋東盤山石道旁亦零星散布的題刻四五幅。其中以唐代書法家柳公權(quán)書“碧玉流”石刻和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破額山前碧玉流”詩刻最為珍貴。由于長期水流浸洗,山洪沖蝕,人畜踐踏,以及沙土沖壓壅埋,能見的石刻僅是其中的二分之一。
黃仁題詩位于靈潤橋下第二迭上坡處,內(nèi)容為“雙峰一片白云飛,古塔松苔紫氣微,坐聽橋頭流碧玉,心隨清響落魚磯”。落款“南昌黃仁□題”。黃仁為明洪武監(jiān)察御史,此詩為黃仁任湖廣按察史時的題刻。
“洗心”位于靈潤橋下第二迭西南24米處岸邊一塊巖石立面,刻有“洗心”二字。落款“南陽布衣鄧文濱”。
四祖寺前停車場邊的仿古門面,有點徽派建筑粉墻黛瓦馬頭墻的味道,只是屋檐筆直筆直的,沒有丁點曲線,顯得比較生硬。
慈云之塔石牌坊
現(xiàn)代修建的牌坊,這里就是登山禮塔的起點,如果你沒有時間沒有體力,也可以開車上山,同樣可以到達毗盧塔和傳法洞,只是沒有那種步步登高的感覺和一覽眾小的視角。
四祖寺為現(xiàn)代復(fù)建,因而進入國保目錄的僅僅是四祖寺塔(群)。
四祖寺塔不僅僅單指毗盧塔,而是三塔兩橋一石刻的統(tǒng)稱。
臺階整齊好走,但有一定的坡度,走起來還是有點消耗體力的,對于我們這些缺乏鍛煉的城市居民正好一種小鍛煉。
爬著爬著,眼前一亮,在一段最陡峭的石階盡頭就是毗盧塔。
走完石階,走上平臺,第一眼的毗盧塔,真是太漂亮了,這一路登山費力的不快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剛才還有點氣喘的呼吸頓時舒暢了不少。
毗盧塔側(cè)視(西南角)
毗盧塔位于黃梅縣四祖寺西側(cè)青嶺(西嶺)崗上,坐北朝南。北倚四祖?zhèn)鞣ǘ吹某缟饺簬n,西有天馬、筆架諸峰逶迤環(huán)抱,東有祖庭的梵宇琳宮顧盼護衛(wèi)。重檐飛角,氣宇軒昂,如同道信大師般關(guān)切地俯視著大千世界的蕓蕓眾生。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禪宗四祖道信圓寂于此,是道信大師的真身墓塔,被人尊為“毗盧塔”,意即毗盧遮那(法身)之所在;俗稱祖師塔、平塔、方塔,御封慈云塔。
先來認識一下四祖道信大師
得悟自心本無縛的道信大師開創(chuàng)中國禪宗法門,一時足下弟子無數(shù),以五祖弘忍為代表的“六大神足”最為著名。
為什么說四祖寺是中國禪宗叢林之始?
在禪宗發(fā)展史上,初祖達摩將禪法帶到中國,當時人們是遇而未信,至二祖慧可時,人們是信而未修,在三祖僧璨時才開始有信有修;而四祖道信提倡建立固定的傳授禪法的道場,結(jié)束了自達摩以來居無定所、行無定處的游化局面,并在禪法思想上,形成了戒行與禪修結(jié)合、楞伽與般若諸經(jīng)相融、知解與踐行相扶、漸修與頓悟相連、坐禪與作務(wù)并舉的禪風、禪理和禪法,從而把禪宗推向了一個新的階段,成為中國禪宗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
道信禪師對禪宗的最大貢獻是提出“農(nóng)禪并舉”的主張,自此出家人開始種地,自己養(yǎng)活自己,僧人生活有了保障,使中國佛教得以發(fā)展壯大。
總而言之:
1、道信大師的禪修理論和方法,為“東山法門”的創(chuàng)立奠定了基礎(chǔ),開啟了禪宗多向發(fā)展的端緒,是中國禪宗史上一個重要里程碑。
2、道信大師是中國第一個被皇帝封為通佛學又通醫(yī)學的一代高僧,唐代宗御封道信為大醫(yī)禪師。
3、四祖道信大師,是禪宗發(fā)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開啟了中國禪宗興盛的大門。中國禪宗的弘揚,從來都是命運多舛,在達摩初到中土直到三祖僧璨,禪宗一直處在不受認可、受人排擠的尷尬境地,直到四祖道信的時代,禪宗終于得到了統(tǒng)治階層的認可,也有了廣泛的信眾基礎(chǔ)。
毗盧塔正立面
毗盧塔系磚石仿木結(jié)構(gòu),塔呈四邊形,面寬10米,進深9.5米,高11.34米,屬于單層塔。
塔基上置高大的雙層須彌座,塔身東、南、西三面各置細高拱券門,券門上方有梟混紋飾修飾,券門通塔內(nèi),檐下闌額用飾有蓮瓣和卷草紋的磚砌成。斗拱、檐、椽亦系磚制,四面闌額下的墻頭砌有雕字磚,銘記諸佛塔名號。四角攢尖頂,中覆鐵鑊,上承摩尼寶珠。體態(tài)穩(wěn)重,氣勢軒昂。1981年12月公布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順治《黃梅縣志·地理志》中“慈云塔”條目載:“潛確類書附四祖山。即舊志所云慈云塔,未詳所出。廣濟舊志謂大醫(yī)示寂于此,則亦一仙跡也。”四祖道信大師于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住錫雙峰山,以農(nóng)養(yǎng)禪,聚眾弘法三十年矣。永徽庚戍(公元650年)傳衣缽弘忍為禪宗五祖,翌年親授弘忍起造墓塔?!段鍩魰份d“迄高宗永徽辛亥(公元651年)閏九月初四日,忽垂誡門人曰:“一切諸法悉皆解脫。汝等各自護念,流化未來?!毖杂欁牛瑝燮呤卸?,塔于本山。明年四月八日,塔戶無故自開,儀相如生,眾歡呼珍奉,自此不敢復(fù)閉?!?br/>
毗盧塔
藍天白云艷陽下,一僧一塔一香爐。
毗盧塔北面
從這里看毗盧塔好像兩層,難道毗盧塔是二層塔?其實不然,
一、上面那所謂的一層很矮,不能算作一層;
二、上面的這小層可以看作塔剎的基座;
三、重檐處理是后世(清代)所為。
打個不恰當?shù)谋确剑秃孟袷窃谠瓉淼奈蓓斨虚g切了一個四方形的口子,把中間的部分提升一定的高度,然后四邊向下延長與原來的屋頂相連并固定住,這樣處理既改變了原有塔的外形輪廓,富于曲線變化,活潑而不生硬;同時,由于這種處理可以形成重檐,大小的對比變化,使得塔莊嚴挺拔。單層塔如果頂部攢尖過緩會造成整個塔氣勢上有所削弱,難表達出莊嚴肅穆的意境;要是攢尖頂過陡又會使整個塔顯得單薄,外形像個炮彈,很突兀,缺乏美感。而這樣的過渡處理,很自然很和諧,而且屋頂依然符合唐代建筑屋頂?shù)娘L格,平緩,如同展開的雙翼。
毗盧塔東南角
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閏九月初四日,四祖大師于塔中坐化。嗣法弘忍大師遂命封閉塔門,次年(永徽三年),塔門無故自開。大師真身完好如生,端坐如鐘。弘忍以漆塑真身,永供塔中。
唐大歷七年(公元773年),代宗賜謚四祖為“大醫(yī)禪師”,塔名“慈云之塔”。此后,祖師真身一直供奉塔中,至少延續(xù)到元朝末葉。清順治《黃梅縣志》載有元代詩人趙國寶的詩作《題毗盧塔》:“一層石塔一層云,塔外松筠數(shù)萬根。大圣至今身不壞,游人如見佛長存?!庇浭隽俗鎺熣嫔戆沧∷?nèi)、游人追慕禮拜的情景,至此已歷時八百個春秋。
毗盧塔東北角
道信大師預(yù)知時至,住塔舍身,是為中國禪宗實行塔葬制度之始。在《“東山法門”與禪宗》一書中,武漢大學黃釗教授在論文《“東山法門”的開創(chuàng),標志中國禪宗歷史的形成》中寫道:“禪門大師圓寂后,從道信起開始了塔葬……確實禪門的一次改革。實行塔葬,全身不散,裹布涂漆,收其身葬入塔內(nèi),供奉香火。”道信大師以前,由于所處歷史社會環(huán)境和教內(nèi)知見分歧等多種原因,三代禪宗祖師境遇極端惡劣,只能隱遁深山逃避迫害。四祖的時代,是在初唐盛世,方可聚眾修禪,以農(nóng)養(yǎng)禪,方可實現(xiàn)生前建塔待終,首開塔葬先河。因此,黃梅毗盧塔是中國禪宗祖師的第一座墓塔。
毗盧塔是一座磚石仿木構(gòu)造的亭閣式磚塔,檐下用飾有蓮瓣和卷草紋的磚砌成額坊;斗、拱、檐、椽亦系磚制,形態(tài)類別屬單層塔中的四門塔。磚塔面闊10米,進深9.5米,高11.34米。外形近似一個立方體,高大的塔座、內(nèi)收的塔身和平緩的塔頂,基本上各占塔通高的三分之一,其建筑工藝和設(shè)計上顯示出高超藝術(shù)特色。
毗盧塔西北角
這座單層磚塔,基座加上雙層的須彌座高達3米的,雙層須彌座在唐塔中出現(xiàn)不少見,但在單層四門塔中出現(xiàn)較少見。
低矮的石砌塔基上連續(xù)堆置了兩層磚砌須彌座。下層須彌座用素面磚砌制;上層須彌座的上、下梟則用丁頭預(yù)制為蓮瓣連續(xù)花磚層層相間砌造;束腰處則嵌平面雕畫磚,有忍冬卷草等紋飾,流暢生動,只是由于年代久遠保存下來不多了。兩層須彌座均有收分,尤其是上層尤為明顯。
須彌座,又名“金剛座”、“須彌壇”,由佛座逐漸演變而來,源自印度,系安置佛、菩薩像的臺座。須彌即指須彌山,印度古代傳說須彌山是世界的中心。用須彌山做底座,以顯示佛的神圣偉大。
須彌座是一種上下出澀突出、中間凹入為束腰的基座形式。我國最早的須彌座見于云岡北魏石窟,形式比較簡單,雕飾不多。從隋唐起使用漸多,成為宮殿、寺觀等尊貴建筑專用的基座,造型也逐漸復(fù)雜華麗,并出現(xiàn)了蓮瓣、卷草等花飾和角柱、力神、間柱、門等。使用范圍逐步擴大,佛像、塔幢、壇臺、神龕、家具以至古玩與假山均有使用。須彌座已從神圣尊貴之物,發(fā)展成為一種疊澀(線腳)很多的建筑基座的裝飾形式,通常用于尊貴的建筑物基座。后來一些家具,如屏風之類的底座也經(jīng)常采用這種形式。
宋《營造法式》中規(guī)定了須彌座的詳細做法,上下逐層外凸部分,稱為疊澀,中間凹入部分稱束腰,其間隔以蓮瓣。從元朝起須彌座束腰變矮,門、力神已不常用,蓮瓣肥碩,多以花草和幾何紋樣做裝飾,明清成為定式。但在相似大小的建筑物中,清式須彌座欄桿尺度較宋式為小。
雙層須彌座既烘托出古塔的尊貴宏大,又使得塔身曲線變化豐富,立體感強,避免硬直線帶來的生硬和單調(diào)。
毗盧塔后立面(北面)
由于此塔為四祖的真身塔,供奉四祖道信大師的真身,考慮到用途,唯獨北面沒有開門,其余三門均開拱券門。
塔東面之拱券門
梟混,裝飾線角的一種,其截面為上半部呈內(nèi)凹圓弧狀為梟,下半部呈外凸圓弧狀為混(又稱半混);也可將其上下均分為三部分,上為梟、中為爐口、下為混。線腳有向外突出弧線的是混線,向內(nèi)凹進弧線形的是梟線。有時候兩者連在一起使用,稱為梟混線或者混梟線。簡單可以理解為有凹凸變化的曲線,如圓雕宋時稱為混作,就是雕作部分完全凸出的一種雕刻工藝。
塔南面券門
四面外墻正中均飾有用梟渾弧線圈成的巨大壸門,這是用側(cè)面預(yù)制有凸出部位的特用磚,定位砌入墻體,其凸出部上下相接而構(gòu)成完美對稱的多曲弧線,表示這里是尊貴的門庭。塔東、西、南三面設(shè)券門,門高3.15米,寬1.61米,均可入塔室。
南面券門上的裝飾紋飾
這個紋飾僅南面券門上有,其余三門沒有,不知是當時這樣設(shè)置的還是被后世所損毀,因為塔身各面局部均有殘損,唯獨南面有白灰抹面,其余三門均青磚外露。具體是什么含義不確定,但從外形和紋飾看,有點想梵文悉曇體種子字。紋飾估計不是建塔的年代所設(shè),可能為后世重修時增飾的(塔身上的斗栱為明代重修),明朝開始盛行密宗,種子字等梵文裝飾在寺院建筑中開始風行,青海西藏等地的寺院使用很多,多為蘭札體,如青海塔爾寺就有,著名的有六字真言等。
密教(宗)中,表示佛、菩薩等諸尊所說真言之梵字,又作種字、種子字。含有引生、攝持之義。之所以稱之為種子字乃因其具有‘自一字可生多字,多字復(fù)可賅攝于一字’之意。以佛教金剛乘(密教)的標準,意謂以梵字書寫,佛菩薩金口宣說的真言咒語,即稱為種子字。
在塔身四角腰部均有用磚疊澀逐層挑出的凸起構(gòu)件,側(cè)視如同獅頭,遠觀則像展翅上飛的巨鳥,這是天龍八部中大鵬金翅鳥的造型,作為祖師墓塔護法神,同時也印證了為何該塔稱為毗盧塔。
塔身西面北端腰部
可以從殘存的塔身中大致看到羽翼的形狀。
塔身北面西端腰部
密宗中任何憤怒本尊的頂上空中皆有此大鵬金翅鳥飛翔,顯宗中本師釋迦牟尼佛在印度金剛座證道時,具六種莊嚴,其中頂飾莊嚴即此大鵬鳥,象征弘法利生事業(yè)的勝利。
塔身東北角腰部大鵬金翅鳥
凸出明顯,有殘損。
毗盧塔東南檐角
毗盧塔西南檐角
毗盧塔西南上層檐角
檐角處理得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動感十足。
塔身斗栱
斗拱出兩跳,雙翹五踩平身科,斗拱層為明代維修時補加的。厚重的塔檐下飾以磚石仿木結(jié)構(gòu)的斗拱,一跳跳頭上的橫拱處理為鴛鴦交手拱,在光照下形成虛實強烈對比的空間層次,給塔檐平添華彩。
塔頂為四角攢尖式結(jié)構(gòu),屋頂頂部承置巨大的鑄鐵空體覆蓮剎座,直徑2米多,覆蓮剎座上承半開蓮層,上托寶珠剎頂。方形的塔身,圓形的塔頂體現(xiàn)出中國人的天圓地方的宇宙觀。方代表穩(wěn)定不變,圓代表運動變化,塔身外部這些構(gòu)件的設(shè)置,都從立面上改變了立體方塔的外形,使整個塔身無論從高低遠近任何方位觀察,都給人以方而不滯、穩(wěn)中有變的感受。
加以四周群山映襯,符合我國古代風水景觀學中“重遠視”的原則。塔身后方遠處為傳法洞。
塔室內(nèi)正壁供奉的四祖大師像
塔室北壁正中置一木佛龕,為現(xiàn)代仿清式做法,龕正中四祖大師跏趺坐,左右分侍立弟子弘忍、法融。八角形塔室除北壁供四祖大師像外,東、南、西三面置門供進出塔室,其余四壁(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各開一條形拱券龕,每龕各供奉一弟子,這四弟子與木龕內(nèi)的二弟子共稱為四祖大師的六大高足。
毗盧塔的塔室亦頗為壯觀。塔室下方平面呈八角形,好似將毗盧塔的四角抹去成為八角形;上方則為圓穹頂,下方的八角柱體上方置連接圓穹頂,外形好像一只一頭削過了的鉛筆。這種下方上圓的塔室結(jié)構(gòu),既滿足塔室的使用功能,又增強了塔體四角的承重能力和減輕塔頂?shù)闹亓浚€體現(xiàn)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巨大的穹窿頂,渾圓規(guī)整,逐層收分,給人以深邃的感覺。由于歷史痕跡加之塔室內(nèi)不光線原因,仰望穹頂如同仰望星空一樣,有高深莫測、飛升天庭的感覺。塔室穹窿頂?shù)奶幚硎古R塔成為少見的無梁大殿,據(jù)說這是宋人維修的結(jié)果。
東、南、西三面高大劵門既滿足進出塔室禮拜大師的功能,又使得塔室采光充分。塔室同樣的磚石仿木結(jié)構(gòu),塔室內(nèi)轉(zhuǎn)角處均設(shè)半圓倚柱,柱頂卷殺,柱頭有雕滿纏枝卷草紋的闌額相連。塔室下部八角形的頂端同樣設(shè)有磚雕闌額的構(gòu)件,其上置雙抄五鋪作斗栱,斗栱上承撩檐枋,枋上置穹窿頂承托塔頂。
塔室西北壁龕
塔室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各壁柱間各設(shè)一壁龕,龕高1.39米,寬0.68米,龕楣成火焰狀。為安全起見,在拱券上方還是安置了一石條過梁。弘忍禪師繼承衣缽成為五祖創(chuàng)立了東山法門,新羅法朗成為新羅禪宗鼻祖,五祖弘忍、牛頭法融、荊州法顯、荊州玄爽、衡岳善伏、新羅法朗共稱為四祖六大神足。六大弟子環(huán)侍在四祖身邊,仿佛回到當年四祖為弟子們說法論道的年代,清脆的木魚聲和四祖洪亮的說法聲不時在耳邊回響。
1995年重大維修工程,從塔基散水坡四周外側(cè)壅土中,出土了豐富的瓦當、筒瓦和脊吻裝飾等構(gòu)件殘片,經(jīng)現(xiàn)場指導施工的省考古所古建專家鑒定為唐、宋時期的遺存,是從塔頂上墜落的部件。這座始建于初唐的磚塔,在經(jīng)過歷朝歷代無數(shù)次的功德維修,尤其是北宋中期、元至治與明萬歷間三次重大的維修工程中,雖經(jīng)貼砌、補構(gòu)等修繕,但總體風格未變,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磚塔的建筑美學和高超工藝。
從塔頂部構(gòu)件與散落地下出土文物證實,毗盧塔大修于北宋,重輝于元明,清代改為雙層塔檐、高頸寶珠塔剎。塔頂作四注式,外觀兩層滴水,上承鑄鐵空體覆蓮剎座;內(nèi)頂為北宋早期楔形小青磚疊澀砌置的穹窿頂。塔體外方內(nèi)圓,外墻方中有變。全塔修飾華美,莊重高雅。
自古以來,對毗盧塔的維修,包括1965年和1995年兩次國家撥款維修,皆僅限于塔體,均未顧及塔周環(huán)境,尤其是登塔的崎嶇山道。2004年,四祖寺繼任方丈凈慧法師規(guī)劃建設(shè)以毗盧塔為中心、聯(lián)結(jié)寺院與傳法洞的朝圣路和本公路。仰賴四祖大師的加持,憑借本煥長老與凈慧法師的德望,不到一年,海內(nèi)外四眾弟子踴躍捐贈凈資,建成了長約500米的千級登山臺階、“慈云之塔”石牌坊、毗盧塔院石板平臺、傳法洞殿堂、寺前停車場,還硬化了原有的經(jīng)過毗盧塔和傳法洞的簡易盤山公路,命名為“本公路”,以此祝賀本煥長老百歲壽誕。這些工程項目的完成,把傳法洞、毗盧塔兩大圣跡與寺院聯(lián)結(jié)為一體,使崎嶇的羊腸鳥道變成平坦的通途。本煥長老使荒廢的祖庭重現(xiàn)輝煌,這兩條登山大道則是凈慧法師繼之而來的千載首開的功德創(chuàng)舉,為古老的雙峰禪境新添了一道巨筆重彩。
清華大學建筑系徐伯安教授在《中國塔林漫步》(中國展望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中評述說:“毗盧塔內(nèi)圓外方,造型絕特,于穩(wěn)重里帶些軒昂的氣魄,且隱含古印度窣堵坡遺風,是我國現(xiàn)存第二古老的四門塔珍貴實例?!痹S多親臨古塔的資深古建專家也先后評述說:“典型的唐代建筑,比山東的四門塔還好?!薄皬乃挠貌暮托问浇Y(jié)構(gòu)來看,此塔的建造風格多有唐代因素?!?br/> 徐教授所提照的第一座四門塔是山東省歷城縣神通寺四門塔,始建于東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重建于隋大業(yè)七年(公元611年),是一座全花崗巖石材構(gòu)成的石塔。四祖寺的毗盧塔為全磚構(gòu)成,建于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比神通寺塔僅晚四十年。
毗盧塔屬亭閣式四門塔類型,四角攢尖頂,塔體內(nèi)圓外方。其獨特之處:
一、中國禪宗僧人第一座真身墓塔。
二、擁有特高雙層須彌座的唐塔。
三、塔身四角飾有疊澀砌成的大鵬金翅鳥(佛教護法神天龍八部之一)造型。
四、塔內(nèi)頂為收分的穹窿頂,高曠無梁。
五、我國現(xiàn)存最為完整的磚砌四門古塔,屬第二古老四門塔的地面實物。
毗盧塔北面的山路
除了沿臺階上山,還有一條蜿蜒的水泥路可以走,這是專門為年紀大的人乘車上山謁祖而修的本公路(前任方丈本煥老和尚所修),步道與車道在這里平行交匯,頗有點殊路同歸的意思。
剛剛“殊路同歸”,就要“分道揚鑣”了,左邊的步道直上為傳法洞,右邊的車道可以直達蘆花庵。
傳法洞
傳法洞是唐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四祖道信大師傳衣付法于禪宗五祖弘忍禪師的圣跡,毗盧塔北200米左右。
高臺之上的傳法洞
禪院2004年重建,粉壁黛瓦的徽式小院坐落在高臺之上,清風翠巒的映襯下格外奪目清心,高臺圍欄沿下的石壁上部橫排四個銅字“佛光普照”,在老遠的山下都能看見。石壁下部嵌一石碑,鐫刻四祖法語。
前殿祖師殿,正中供奉四祖緬玉跏趺坐像。
后殿傳法洞殿
仿建的比山下的門面強些,屋面有曲線,如果殿正脊和馬頭墻脊不是直線而略有曲線,那就更好了。
傳法古洞
殿內(nèi)北壁有一石洞,為天然石洞,洞內(nèi)可容納二至三人,洞口上方一塊大巖石酷似一只大猛虎,形態(tài)極為逼真。洞口前原建有殿宇,終日香火不絕。相傳,四祖道信大師經(jīng)常在此洞講經(jīng)說法。有一天,大師正給弟子弘忍講《般若經(jīng)》時,忽然一只猛虎路過此地,聽見洞里有人在講經(jīng),就被吸引過去,悄悄地伏在洞口偷聽,不知不覺就聽入迷了。待四祖大師講完經(jīng)文后,這只猛虎也頓開大悟,決心棄惡行善,皈依佛門。干百年過去了,這只猛虎依然屹立于洞口,護衛(wèi)這塊神圣之地。此洞為禪宗圣地,時有僧眾前來拜謁。
洞中供奉的佛像與大師像
佛像大,禪師像小,既表現(xiàn)出尊卑有序,又體現(xiàn)佛法的傳承,佛傳師,師傳弟子,佛法永存。
傳法洞殿后方有一后院門,從后院門出沿山路步行500米左右就到了四祖寺的下院蘆花庵。
蘆花庵山門
蘆花庵為現(xiàn)代復(fù)建,風景優(yōu)美,山色空靈,是個修行傳道的好地方。
蘆花庵全景
水不僅是生命的必需品,也是景色的調(diào)節(jié)劑,有水景色平添無限韻味。水波粼粼、竹影婆娑,一幅風光旖旎的山水田園畫卷展現(xiàn)在眼前。
天王殿
蘆花庵的天王殿沒有按照漢傳佛教寺院的傳統(tǒng)正中供奉彌勒菩薩,而是供奉的觀世音菩薩,這點有點特別。
從這個角度看,其實蘆花庵天王殿的屋頂是一個歇山頂加在另一個歇山頂上的組合而成的。
大雄寶殿側(cè)視
雖然仿建的大殿細節(jié)不忍近視,但整體效果還是不錯的,畢竟鋼筋混凝土的工藝無法完全達到木結(jié)構(gòu)的效果。
寺院宗教活動正常有序,此時正好是尼眾們集結(jié)去做功課俑誦佛經(jīng)的時候。
得道比丘尼緩步在大雄寶殿前,那種從容大度讓我心生佩服。
明月橋位于四祖寺院外西北側(cè)玉帶河上。東西向縱跨,長5.5米,面寬5.3米,拱高1.7米,以花崗巖方條構(gòu)成。單券發(fā)拱,一丁一順雙層砌。拱頂正中長石上刻有“大元至正六年庚辰五月一日立”(公元1346年)。比靈潤橋早建四年,為庭柏祖意禪師手造,時至今日仍能承受載重10噸的車輛通過。
過明月橋不遠,遠遠的看到一片竹林,往竹林方向走不遠的就可以看到一個臺階和平臺,平臺正中矗立這一個小塔,衣缽塔。
塔剎的形制為須彌座上置覆盆層,上承寶瓶剎頂。這樣處理既擴大了塔剎的體量,使得該塔雄偉壯麗。同時須彌座和覆盆層的完美結(jié)合,使得塔剎過渡自然,靈巧而不笨拙。
塔身除南面刻有假門,頂部刻有覆蓮紋外,再無其它紋飾和文字,整個塔沒有見到塔名和石碑,這也為該塔的斷代帶來困難。
方形塔基底座上置素面塔基蓋板,塔基座下有地宮,沿甬道臺階可入,早年封閉。
有古建專家評述該塔有五代后期北宋早期的建筑風格,疑為四祖寺五代時期的住持清皎禪師墓塔。
柱頭有闌額相連,柱腳有地栿相連,柱下有石質(zhì)柱礎(chǔ)。2006年的老照片,此時亭內(nèi)外保存良好,高1.2米的寶瓶亭剎完整。遺存千年保存幾乎完好的古亭卻在這短短的十年內(nèi)殘損嚴重,塔剎已部分丟失,令人心痛啊。
亭室正中立有豎蛋式覆缽塔,俗稱卵塔(唐代南陽慧忠國師稱此類塔為無縫塔),通高2.25米,下設(shè)六面須彌座,束腰部各面刻有動物圖案,造型生動;上立高1.3米渾然規(guī)整的蛋形石雕塔身。
世稱種松道人塔或栽松塔,相傳四祖大師為保藏弟子五祖弘忍的前世栽松道者的真身所建的祭祀塔,屬唐建筑遺存。
清晦山戒顯《雙峰賦》中“魯班亭石屋,塔接栽松”即指此處。宋元符二年(1099)二月,寺僧戒聳募化山前劉子常,于塔外建石亭遮護以保護石塔,亭身北壁外下部的陡石板上刻有志銘。
晚清高鶴年居士《名山訪游記》卷七中記述他于清光緒癸已(1893)三月十九日在四祖寺的見聞中,有“四祖山,蘄春屬。一天門,漸入佳境。五里,種松和尚塔。林木清幽,五祖前生,號種松道者,求道于四祖……”指的就是這座豎蛋形的無縫塔。
柱頭上有普拍枋,枋上置圓形櫨斗,外檐斗栱斗口跳,跳頭上置斗直接承撩檐枋。
還有一個特別的處理就是柱頭鋪作,同時也是轉(zhuǎn)角鋪作,跳頭上放置的斗也是圓斗,這樣能更好地承托轉(zhuǎn)角處不在一條直線上的兩根撩檐枋。
走訪完魯班亭后,直接回到四祖寺“慈云之塔”牌坊處,最好進入四祖寺內(nèi),走訪最后的主角——四祖寺。
四祖寺山門
千年古寺四祖寺于咸豐四年(公元1854年)毀于戰(zhàn)亂,光緒年間重修,后又毀,僅剩祖殿三間,目前建筑為本煥長老1995年發(fā)宏愿歷時五年復(fù)建的。
山門殿對面的照壁
山門殿
寺名為趙樸初居士題寫,山門殿重檐歇山頂,面闊五間,規(guī)模宏大,從這看出如今四祖寺的經(jīng)濟實力。
從祖殿三間到今天的殿宇眾多,僧眾繁盛,本煥長老的重興祖庭的愿望是達到了。
天王殿
連天王殿都修成面闊七間的重檐歇山大殿,你說這得多有實力啊。
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內(nèi)的三世佛
三世佛有兩種形式,一種為時間上的三佛,稱豎三世佛,分別為過去的燃燈古佛、現(xiàn)在的釋迦牟尼佛和未來的彌勒佛;還有一種是空間上的三佛,稱橫三世佛,分別為東方的藥師佛、中間的釋迦牟尼佛和西方的阿彌陀佛。這里供奉的是橫三世佛,東邊坐佛為手拿藥丸的東方凈琉璃世界的教主藥師佛。
殿前檐廊
觀音殿中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大慈大悲,慈航普渡。
四祖殿
四祖道信大師坐像
法堂、藏經(jīng)樓
1995年12月,釋本煥長老擔起重興大業(yè),歷時五載,建成殿堂樓閣200余間,昔日祖庭,重現(xiàn)輝煌。2003年9月12 日,本老功成身退,釋凈慧大和尚繼任方丈。誓以重振四祖禪風為任,倡導生活禪法,加強僧制建設(shè),繼辦《正覺》期刊,舉行以禪修為主旨的四眾共修法會及禪文化夏令營等活動,寺前停車場、“慈云之塔”石牌坊、傳法洞、寺院至毗盧塔及傳法洞朝圣臺階、本寺至蘆花庵的盤山公路(本公路)等工程相繼竣工。千古禪剎,生機煥然。 如果你心靜不下來,亦或你想體會一下禪宗的精髓,可以參加四祖寺舉辦的禪文化夏令營,定會受益匪淺。
大金塔與靜安寺效果圖
中華禪宗佛祖大金塔坐落于四祖寺西側(cè),樓閣塔造型,7層,通高53米。塔身主體鋼筋混凝土構(gòu)建,內(nèi)外包以鎏金銅板。塔身內(nèi)壁采用鏨銅工藝,一至七層分別鐫刻歷代禪宗祖師圣像、禪宗公案、禪宗祖庭及重要傳法經(jīng)典等內(nèi)容。此專奉禪宗佛祖為本尊之塔,在中華尚屬首創(chuàng)。大金塔由凈慧長老于2012年倡緣興建,長老2013年圓寂,大金塔也成為了長老人生中所籌劃的最后一項宏愿,大金塔建成后必然會成為禪宗一大圣境。
大金塔建設(shè)工地
修建禪宗佛祖大金塔緣起
黃梅四祖寺者,乃中華禪宗四祖道信大師首創(chuàng)之禪宗叢林。唐武德年間,大師受請自匡廬移錫雙峰,肇農(nóng)禪并重之先河,啟宗說兼通之大本,禪侶云集,德貫神州。衣傳忍祖,開東山法門之鼎盛;法流天下,啟曹溪頓教之根基。巍巍雙峰,悠悠正覺,自信祖開山至今,垂千四百年。其間雖興廢無常,然禪風不墜,代有傳人。上世紀中,再歷浩劫,斷壁殘留。幸有本公長老,發(fā)愿中興,歷五載而殿宇輝煌,金身煥彩,宗風再振,祖印重光。長老道德高超,為而不有,功成身退,委常住法務(wù)于凈慧大和尚。師以重振四祖禪風為己任,倡生活禪法,弘祖師大教,加強僧制建設(shè),續(xù)辦正覺期刊,重開爐鞴,結(jié)七共修,增修殿宇,完善環(huán)境,千年禪剎,生機煥然。
考雙峰祖庭之歷史,千四百年來,雖叢林建置代有增修,然供奉佛祖之浮圖,昔所未有。今逢盛世,政通人和,圣教興隆,四海歸心。為彰顯祖山底蘊,增添禪林風彩,滿足社會各界瞻賢禮圣之需求,成就十方信眾朝圣修學之殊愿,以期人心凈化,社會和諧。遂有興建禪宗佛祖金塔之倡緣,請示當?shù)?,欣然贊許;商于鄉(xiāng)里,樂助其成,此等匡扶圣教,輝煌祖道之盛事,順天應(yīng)民,得道多助,真實不虛,希有難得!
夫塔者,梵語塔婆,或窣堵坡,又稱浮圖,華譯為廟,廟者貌也,即是靈廟也;或云支提,翻為滅惡生善處;或云斗藪波,此云護贊,若人贊嘆擁護者,生善滅惡,得無量功德。我國本無此等建筑,兩漢之交,佛法西來,天竺之塔婆建筑亦隨之東傳,并結(jié)合中土閣樓建置,遂成中華佛塔之大觀。初為奉安佛骨舍利之用,后亦有奉安佛經(jīng)、圣像,及高僧靈骨舍利者,其用不一。安塔有其三意:一表人勝,二令他信,三為報恩。釋迦涅槃,波婆國等八王分得舍利,各自起塔供養(yǎng),當為佛塔之最初起源?!栋⒂踅?jīng)》載,育王皈佛,得舍利,令人造八萬四千佛塔,分奉天下,而我國得十九座。據(jù)《后漢書》載,三國時丹陽人笮融大起浮圖,上累金盤,下為重樓,此為東土造塔之最早記載。
我國現(xiàn)存歷代古塔甚多,論其形式,則有樓閣、密檐、單層、覆缽,各成一格;言其材質(zhì),則有磚、木、金玉、水晶,諸多變化;說其功用,可分奉安圣物、補全風水、鎮(zhèn)壓妖邪、引路導航,其用甚廣;道其所藏,更有舍利、靈骨、教典、圣像,各各不一。今四祖禪宗佛祖大金塔者,取七重樓閣之式,內(nèi)筑鋼材、水泥、沙石,外覆金銅,中奉釋迦佛并東土禪宗六代祖師圣像,塔之內(nèi)壁以鏨銅之法刻畫佛陀八大靈塔、五百羅漢及西天東土禪宗歷代祖師之靈儀。塔前建法乳、傳燈二堂,分奉西天、東土禪宗歷代祖師圣像。此等專奉禪宗佛祖為本尊之塔,中華尚屬首創(chuàng)。此塔擇地雙峰山麓,古靜安寺舊址,左鄰四祖寺,右接傳法洞,與沿途毗盧塔、種松塔、衣缽塔、明月橋交相輝映,古柏蒼松宣妙諦,翠竹黃花說真詮,誠人間凈土,雙峰佛國也。
三藏靈文,論及造塔功德者,不可勝數(shù)。如《佛說譬喻經(jīng)》所舉,若人造塔可得:不生邊國;不受貧困;不得愚癡邪見之身;可得十六大國之王位;壽命長遠;可得金剛那羅延力;可得無比廣大之福德;得諸佛菩薩之慈悲;具足三明、六通、八解脫;得往生十方凈土;十種殊勝果報。《佛說造塔功德經(jīng)》云,以清凈心依此軌儀造作佛塔,若自作若教人作,若復(fù)贊嘆,若當信受,所得功德與造佛塔等無差別。當知是人于此一生,不為一切毒藥所中,壽命長遠,無有橫死,究竟當?shù)貌粔闹恚磺泄砩癫桓冶平?,五星七曜隨順驅(qū)使,一切怨家悉皆退散,隨所生處身常無病,一切眾生見皆歡喜,無凈戒者凈戒滿足,不調(diào)伏者能令調(diào)伏,不清凈者能令清凈,破齋戒者齋戒復(fù)生,若犯四重及五無間極重罪業(yè)悉得消滅,無始劫來障累皆盡,若有女人欲求男者即生勇健福德之男,四大天王常隨擁護。造塔功德,其福如是。
背景知識:亭閣式塔
“亭”是我國古代最重要的觀賞性建筑之一,所謂“亭臺樓閣”,“亭”居重要地位。
亭閣式塔:是印度的覆缽式塔與中國古代傳統(tǒng)的亭閣建筑相結(jié)合的一種古塔形式,也具有悠久的歷史。是最早出現(xiàn)的佛塔類型之一,可以看作單層的樓閣式塔,又可稱為單層塔,外表上模仿亭子的構(gòu)造,只不過頂部加了個塔剎作為佛教的標志。
塔身的外表就像一座亭子,都是單層的,有的在頂上還加建一個小閣。在塔身的內(nèi)部一般設(shè)立佛龕,安置佛像。由于這種塔結(jié)構(gòu)簡單、費用不大、易于修造,曾經(jīng)被許多高僧們所采用作為墓塔。亭閣式塔在宋代、遼代、金代最流行,元代以后就逐漸絕跡了。
由于結(jié)構(gòu)簡單造價低廉,作為僧尼墓塔,亭閣式塔在南北朝至唐代非常流行,金代之后逐漸衰落。
一般來說早先的亭閣式墓塔多作空心結(jié)構(gòu),內(nèi)設(shè)塔室可供奉佛像、舍利等;中唐之后多做實心結(jié)構(gòu),以便于保護。塔身平面有方形、六角、八角和圓形四種,其中以唐塔最為全面,四種平面的實例都有;建筑材料有木、磚、石;由于結(jié)構(gòu)所限,亭閣式塔不會建得很高,最高的實例也不過15米左右。
從外形上來看,可分為單層單檐和單層重檐兩種類型:前者只有一層塔檐;后者多為兩層塔檐,極少數(shù)有三層。
另外還有一些亭閣式塔在第一層塔檐上部加建了一個小閣(如佛光寺祖師塔),可看作一種特例。
還有一些非常小的石雕亭閣式塔,將其歸入雕塑型塔的范疇。雖然亭閣式塔的數(shù)量遠不及樓閣塔和密檐塔,但其中精品比例卻相當高。
黃梅高塔寺塔
高塔寺塔又名百尺塔,俗稱春筍塔、亂石塔,位于黃梅縣城區(qū)古塔西路東。唐守中兄弟于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建于高塔寺內(nèi),故名。今寺已不存,獨存塔。平面八角形,多層密檐式,仿木結(jié)構(gòu),青磚筑砌而成,共13層,通高33.4米,為湖北境內(nèi)大型多層密檐磚塔之冠。1956年,高塔寺塔被湖北省政府公布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塔身的立面、檐面均為內(nèi)?(凹的異體字,音義同),稱“雙?”結(jié)構(gòu),全國僅存二例,實屬罕見。
塔身一層南面入口上方的石碑
塔底層南面設(shè)一拱券石門,原有鐵鑄四大部洲菩薩,今已不存。
各層設(shè)有佛龕、直欞、格眼窗,出檐及墻體均呈內(nèi)凹形,整個塔身華美、莊重圓和。
該塔之建筑結(jié)構(gòu)頗具匠心,全塔不用其他材料,全部用磚石疊砌而成(故又稱亂石塔),歷經(jīng)千年依然基本完好。鑒于年代太久,五層以上檐角有所風化,為保護古跡,1986~1988年國家文物局文保所對該塔進行修葺。5~13層落架修復(fù),塔頂新置仿宋青銅塔剎一具和避雷針,塔身外表全部施行化學處理,建塔盤、臺階及排水系統(tǒng)等。
重修后的高塔寺塔遠觀如龍泉寶劍,近看似三春筍筆,巍峨挺拔,造型更加精美。
高塔寺塔駐世千年,歷經(jīng)風雷兵燹的摧殘,寺毀無計而高塔猶存。1986年的維修拆層施工揭開了這一謎底。千年前建筑師為保高塔永垂后世,別出心裁設(shè)計出在塔層水平施工中運用鍋狀砌磚工藝,全塔自下而上皆以四周高中間低的“磚鍋”層層疊壘結(jié)體。塊塊塔磚傾斜相接,再以黃泥膠合。當塔身遭受強震或外部沖擊時,由于自重產(chǎn)生的向心力,令塔體凝集不散,日久彌堅。
塔體的特殊內(nèi)構(gòu)也給外表增添了華彩?!按u鍋”外緣內(nèi)彎收分,形成塔壁的垂直內(nèi)凹和塔檐的水平下凹,巧妙地把力學與美學融為一體,古建學上稱之為“雙凹”結(jié)構(gòu)。這在我國現(xiàn)存高塔中實不多見。
維修中發(fā)現(xiàn)各層塔心處均埋一石罐,內(nèi)置銀蓋罐,銀罐內(nèi)裝金銀箔包、佛舍利、金彈簧、水晶球、銅飾件等,石罐內(nèi)外置大量“五銖”、“開元通寶”及北宋年號銅錢等文物。塔內(nèi)外結(jié)構(gòu)及出土佛教文物是宋代磚塔遺存中極為少見的,為研究我國南方地區(qū)古塔建筑史和北宋時期中原佛塔瘞埋制度提供了可靠的實物依據(jù)。
高塔寺塔的塔藏佛教文物十分豐富,其瘞埋方式在我國古塔中又創(chuàng)一特例。從出土過程以及建塔碑銘的記載可知:
一、高塔寺塔沒有“地宮”,卻有十二層“天宮”。“天宮”中藏石函,石函藏銀函,銀函藏舍利與多品供養(yǎng)物?!疤鞂m”雖也見于外地古塔,但如此層層皆有,十分少見。
二、塔藏法報化三身舍利:報身舍利即古代高僧圓寂后留下的舍利、骨灰;法身舍利即華嚴經(jīng)偈碑刻等佛教經(jīng)典;化身舍利即高僅1厘米微雕佛像一尊。這種瘞塔方式,為研究北宋時期中原地區(qū)塔瘞埋葬制度提供了鮮見的實物資料。
三、出土文物中的微雕木佛像彌足珍貴,是為鎮(zhèn)塔之寶。
高塔寺塔位于黃梅縣城內(nèi)東南隅,緊鄰城墻(今改為環(huán)城路),清·乾隆《黃梅縣志·建置志》載,黃梅縣城有十四坊,此處古稱上春坊,為黃梅土著四大古姓之一的唐氏家族聚居地。高塔寺建于此地的因緣,可見于宋僧釋志全撰書的《磚塔記碑》:“……今之磚塔即天臺山沙門仁稟勉上春坊信士唐君守忠、守清、守貞、守珪、守習合家眷屬之所造也。是地唐貞觀中為眾造寺,即五祖大師□□□□地也;咸亨初造百尺彌陀佛閣,為巢寇所焚。但有墳碑□址存焉。大中祥符八年歲在乙卯,仁稟師與唐氏昆弟屬議……此古墓,重建高閣……高七十尺,人□百尺,總層十三層……每層皆以玲缾貨瘞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