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 建筑篇》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等聯(lián)合攝制,作為《百年巨匠》第二季的開篇之作,《百年巨匠· 建筑篇》將聚焦詹天佑、茅以升、梁思成、楊廷寶四位近現(xiàn)代中國建筑工程領域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以影像傳記多角度展現(xiàn)他們不凡的人生歷程和卓越的學術造詣,記錄近現(xiàn)代中國建筑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建筑文化的演進歷程,從近現(xiàn)代中國建筑史的獨特視角展現(xiàn)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展現(xiàn)中華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百年巨匠》是我國第一部大規(guī)模、全方位拍攝制作的關于20世紀文化藝術領域杰出代表。第一季分為美術篇、書法篇、京劇篇、話劇篇、音樂篇、文學篇,共110集,已拍攝完成并陸續(xù)播出。
此次《百年巨匠· 建筑篇》的拍攝堪稱是一次重要的創(chuàng)新和轉型,實現(xiàn)了《百年巨匠》從文學藝術領域向全方位、大視角展現(xiàn)中華文化的拓展,體現(xiàn)了《百年巨匠》作為具有標志性的大型人物傳記紀錄片的原創(chuàng)性和創(chuàng)新性。
《百年巨匠· 建筑篇》巨匠簡介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漢族,字眷誠,號達朝。祖籍廣東省廣州府南??h,1872年留學美國。
他是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被周總理譽為“中國人的光榮”。他在晚清封建時代,不懈的引進西方學術,并培養(yǎng)了大批中國工程技術人才,制定鐵路工程及運輸標準,維護中國路權。
他最著名的杰作是1905—1909年主持修建中國自主設計并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了“豎井開鑿法”和“之”字形線路,震驚中外;在籌劃修建滬嘉、洛撞、津蘆、錦州、萍醴、新易、潮汕、粵漢等鐵路中,成績斐然。著有《京張鐵路工程紀略》等。
中國橋梁之父——茅以升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蘇鎮(zhèn)江人。土木工程學家、橋梁專家、工程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茅以升主持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工作30余年,為鐵道科學技術進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土力學學科的創(chuàng)始人和倡導者。
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國人自己設計并建造的第一座現(xiàn)代化大型橋梁一一錢塘江大橋,成為中國鐵路橋梁史上的一塊里程碑;新中國成立后,他又參與設計了武漢長江大橋。晚年,他編寫了《中國橋梁史》《中國的古橋和新橋》等。
中國建筑史研究泰斗——梁思成
梁思成(1901—1972),籍貫廣東新會,生于日本東京,畢生致力于中國古代建筑的研究和保護,是建筑歷史學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師。
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委員,參與了人民英雄紀念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等作品的設計。
1988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頒發(fā)證書,表彰梁思成教授和他所領導的集體在“中國古代建筑理論及文物建筑保護”的研究中做出的重要貢獻,被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授予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
近現(xiàn)代建筑第一人——楊廷寶
楊廷寶(1901—1982),河南南陽人,字仁輝,是我國著名老一輩建筑學家和建筑教育家。
多次參加、主持國際交往活動,在推動建筑國際學術交流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際建筑學界享有很高的聲譽,被譽為“近現(xiàn)代中國建筑第一人”。在中國近現(xiàn)代建筑史上,有“南楊北梁”之稱,其中的“北梁”是指梁思成,“南楊”則是指建筑學家楊廷寶。
他主持修繕了北京天壇、祈年殿、國子監(jiān),設計北京和平賓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