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山懸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北岳恒山金龍峽。它是中國最早、最完整的高空木制懸崖建筑。
懸空寺原名玄空閣,以道家的玄和佛家的空命名。后來被稱為懸空寺,因為懸和玄的諧音,寺廟像懸掛在半懸崖上,習慣稱為懸空寺。
據(jù)記載,懸空寺建于北魏后期,是一位和尚設(shè)計的。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此期間,歷代對懸空寺進行了修復。幾千年的滄桑使懸空寺遭受了許多地震,特別是在過去的40年里,發(fā)生了兩次六級以上的地震,其中一次甚至使渾源縣三分之一的建筑倒塌,但恒山懸空寺安全可靠。那么恒山懸空寺千年不倒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讓我們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1、運用巧妙的力學原理
雖然在外人眼里看起來是由十幾個碗口粗的立木支撐的,但道下的立木很容易晃動,根本沒有起到支撐作用。懸空寺建成時,這些木樁其實是沒有的,但人們看到懸空寺似乎沒有任何支撐,害怕去會掉下來。為了讓人放心,寺下放了一些木柱。
事實上,真正承受重量的是27根懸臂梁。這些懸臂梁由當?shù)靥禺a(chǎn)鐵杉木制成,質(zhì)地堅硬。使用前用桐油浸泡,可起到防腐防蟲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當這些懸臂梁釘在懸崖上的石孔上時,頂部有楔子。當它們進入洞穴時,楔子會打開懸臂梁并牢牢地卡在石墻上。其原理與今天的膨脹螺栓相似。它們越深,固定就越牢固。
閣樓下的立木與棧道下的立木完全不能晃動。上端支撐懸臂梁,下端牢牢壓在巖石上。立木和懸臂梁共同構(gòu)成了強大的支撐系統(tǒng),保證了閣樓的懸掛。
2.懸空寺的設(shè)計和選址
它靠在翠屏峰的懸崖上,位置正好是石懸崖向內(nèi)凹的地方。石懸崖的突出部分就像一把傘,使懸空寺避免了雨水沖刷和落石的碰撞。懸空寺的高度也避免了洪水泛濫的危險。金龍口的山峰沖走了山谷里的水蒸氣,保持了這里干燥的自然環(huán)境,周圍的群山也減少了陽光照射時間,避免了陽光照射和木材風化。
我不知道當時設(shè)計的工匠否考慮了這么多因素,把懸空寺保留到了現(xiàn)在。對此,我們不得不真誠地感嘆和欽佩古代工匠的智慧。
為什么懸空寺建在懸崖上?
過去,這是從南到五臺山、北到大同的主要交通道路。懸空寺建在這里,方便信徒來來往往。其次,渾河流經(jīng)寺廟的前山腳下,經(jīng)常暴雨,河水泛濫。人們認為這里有金龍,所以他們想建造浮屠來鎮(zhèn)壓它,所以他們在懸崖上修建了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