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文廟位于重慶璧山鳳凰坡今陵園坡東麓,始建于南宋紹熙年間,嘉泰四年(1204年)落成,大成殿是璧山文廟的主體建筑,建于明代,采用如意式斗拱,結構巧妙,風格獨特。有194朵如意斗拱,重檐大屋頂琉璃建筑屹立在鳳凰山腳下,結構巧妙 ,風格獨特,歷史上是祭奠孔子的地方,2002年修葺一新后,內(nèi)設有呂鳳子紀念館。璧山文廟是重慶市直轄后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中唯一的文廟建筑群,也是全市境內(nèi)至今保存較好、檔次較高、規(guī)模較大的文廟建筑群。
璧山文廟原建筑有三殿,側為耳房,山門前建有一座石牌坊,側有“禮門”、“義路”兩坊?,F(xiàn)存大成殿、廂房、崇圣祠以及在2001年重新復建的欞星門等,總占地面積(含殿前天井)共1240平方米,位于東西向的中軸線上,呈對稱格局,體現(xiàn)出我國古代中軸對稱的建筑布局的傳統(tǒng)規(guī)劃方式。
關于璧山文廟有確切記載的歷史大多源于乾隆《璧山縣志》,其原址在縣城南門,明萬歷年間,縣令成宗耀改建在西門內(nèi),坐西向東,明末毀;清康熙二十五年奉文修葺,“仍治南舊址上”,雍正七年覆沒;雍正十一年知縣許紹熙奉文修葺,仍改立西門內(nèi)??梢?,璧山文廟自始建縣城南門,經(jīng)歷明嘉靖遷建城西、清康熙城南舊基修葺、及清雍正十一年復改立今址,三次較大變動,最終確立今址。
第一階段文廟遷建璧山縣城西:由縣城南門外遷移至縣城西門內(nèi),時間是明嘉靖年間到明萬歷四年(1576)。先是明嘉靖年間遷建“啟圣祠”——“至嘉靖間,始移啟圣祠于縣治后,西座東向,以俟海內(nèi)”;然后,明萬歷四年(1576)成宗耀任璧山知縣,“巨目公奉命來令茲邑,甫下車首以興學校為念……甫半載而成,曰啟圣祠,曰大成殿,曰東廡、西廡,曰戟門、欞星、泮池、石房,乃廚乃庠,糜不煥然一新。廟之右則明倫堂,堂之右則教諭、訓導兩衙附之,規(guī)模制定,與舊迥異”,這便是縣志所謂將文廟“改建西門內(nèi),坐西向東”?!拔鏖T”,緊靠鳳凰山北側,考以地理環(huán)境,建文廟只能選擇鳳凰山東側,也就是文廟的位置,別無他選。故萬歷四年應當是將文廟由璧山縣城南門外遷移至文廟所在的位置。
第二階段在縣城南門外舊基上修葺璧山文廟大成殿:時間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明代修建的璧山文廟,“明末毀”,到清康熙二十五年時,璧山已歸并永川,“永令董粵固奉文修葺,仍治南舊基,止修大成殿,以備祭祀。至啟圣祠、東西廡、戟門、欞星門、明倫堂、名宦鄉(xiāng)賢祠、學署、齋舍,俱未修葺”。
第三階段璧山文廟改立今址,時間在清雍正十一年(1733)。清雍正十年(1732),浙江會稽縣人許紹熙由舉人任璧山縣令,第二年“奉文修建,改立今址,坐西向東”,建有“大成殿三間,兩廡各三間,名宦鄉(xiāng)賢祠各一間,欞星門三間,戟門三間,外立照墻左右二柵門,崇圣祠三間,規(guī)模略備”。到清乾隆二年(1737),時任知縣黃在中捐立欽頒“萬世師表”及“生民未有”、“大成殿”三匾額,又捐立東廡、西廡、崇圣祠、名宦祠、鄉(xiāng)賢祠諸匾額,又修造各祠牌位、加筑外圍墻、清釐學基”;清乾隆四年(1739),黃在中又“奉文立‘與天地參’扁額”;清乾隆五年(1740),黃在中又“捐建明倫堂三間、二門三間、頭門一間,又捐建儒學、衙署六間,石砌殿前丹墀門外甬路,又虔造龍亭”。
璧山文廟地址
重慶市璧山區(qū)中山北路1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