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宮位于重慶江津區(qū)石蟆鎮(zhèn),始建于明代正德五年,續(xù)建于清代嘉慶十八年,培修于清代道光元年,始建距今已有500余年歷史。為紀念戰(zhàn)國時期治水功臣李冰而建。占地1700平方米。是西南地區(qū)保存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的明清建筑。清源宮現(xiàn)為重慶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2A級景區(qū)。
清源宮座北向南,占地8000多平方米,系傳統(tǒng)建筑,風格獨特,呈復合院布局。整個廟宇四周有10米高的風火墻相隔。抬梁式磚、木、石結構??|刻浮雕,工藝精湛,飛檐翹角,青磚綠瓦,板石鋪地。
三殿一院中戲樓兩邊對稱,文武魁星樓,男女賓樓分左右。正前后殿共有32根大圓石柱支撐,頗具明清特色,廟宇周圍古樹參天一遍綠蔭。清源宮正門下面是一石板鋪地的月臺,石梯腳有一對石獅笑迎賓客,宮前垂帶式踏階梯拾級而上,石梯寬5.5米,斜長17米,梯階兩旁各有花臺8座。
山門為石質牌樓,其上有道教傳說浮雕6幅。正山門兩邊各有一只笑面石獅和漢白玉獅,對稱相向,正門上方便是石牌樓刻有“圣旨”二字,兩邊各有一位丞相,烘托出本宮奉旨修建的莊嚴氣氛。下額橫書尺許《清源宮》三個大字,筆力尤勁,蔚為壯觀。
進入山門即是戲樓,戲樓是石木結構。抬梁式梁架,九背歇山頂。整個戲樓由14根圓形大石柱支撐。戲臺寬9米,進深9米,通高10米,柱高7.6米。戲樓上正中巨匾上書《靈襄大包》四個大字。兩側石柱聯(lián):本是戲場若演到奸詐邪淫各宜自反,豈盡假事試看那忠教節(jié)義孰非人為。戲臺石柱聯(lián):演繹往事迪思迪想,扮墨古人寓教寓樂。含意深刻,是難得的佳聯(lián)。
川主殿與戲樓遙相對望。它是由12根大圓石柱支撐,對稱式排列,抬梁竄架式結構,硬山式屋頂。石柱的對聯(lián)云:“都江堰治水豐功偉績嘆為觀止;清源宮造像鬼斧神工志以殊榮”。沿8級石梯而上便是川主殿,寬15米,進深12米,通高8米,12根紅漆大圓石柱支撐,對稱式排列,抬梁竄架結構,硬山式屋頂,屋脊房面上塑八仙,鰲魚,龍首翹角,麒麟情態(tài)逼真,似欲駕云騰飛。
清源宮廟會始于明代,距今有500余年歷史。清源宮每年都要舉辦廟會和民間文藝演出,吸引了渝川交界津、合等縣數(shù)以萬計的群眾。這里的川劇座唱、舞獅表演、爬桿表演、楹聯(lián)撰寫等成為特色。農歷6月24日是治水先圣李冰的“生日”,這位技藝高超的工程師2000多年前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澤及四川民眾,被人尊為“川主”, 其功德無量,受道家供奉,敬為神尊“大菩薩”。每年農歷6月24日前后數(shù)日,民眾都會組織祭奠活動,便形成了“川主廟會”。
江津清源宮地址
重慶市江津區(qū)石蟆鎮(zhèn)清源路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