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建筑的發(fā)展過程中,無處不體現(xiàn)著框架式結構的運用,從春秋時期的工匠魯班到隋唐時期建造的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和南禪寺佛殿及現(xiàn)成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筑群----故宮。木制框架式結構是中華文明和中國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創(chuàng)造才能,奠定了框架式結構在中國古建筑中的主導地位。
中華大地,方圓九州,古建筑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自原始社會的構木為巢到明清的樓臺殿閣,框架式結構無處不在,可以說中國古建筑史就是框架式結構的發(fā)展史,是集建筑、文化、藝術、環(huán)境、生態(tài)、美學于一體的完美建筑體系。
一、中國古建筑框架式結構的主要特點
中國古建筑是以建筑材料結構的物質(zhì)條件為依據(jù),長期應用木材為原料,由立柱、橫梁、順檁等主要構件形成“框架式結構”,立柱和橫梁成為一付梁架,每一付梁架有兩根立柱和兩層以上的橫梁,每兩付梁架之間有順檁牽搭起來,就成了“間”的主要構架,以承托上面的重量。梁架上的梁是多層的,這是根據(jù)屋頂?shù)钠露鹊谋壤兓模诖嘶A上形成了“抬梁、穿斗、井干”三種結構方式。尤其是“斗栱”減少了立柱和橫梁交接處的剪力,減少了梁折斷的可能性,隨著梁架而生的屋頂坡度,因不負重而生的門窗等等,都是由框架式結構而派生出的,體現(xiàn)了框架式結構的特點。
二、框架式結構在中國古建筑中的作用與意義
(一)框架式結構是中國古建筑設計基礎的代表和完美體現(xiàn)
中國古建筑在平面布置上是以院落為單位,包括正房、側(cè)座、回廊、耳房等形成一個完整的建筑群,在這個建筑群上最重要的是中軸線,這是整體建筑群的設計基礎,建筑群左右均衡對稱,正房最高,其他依次遞減高度,設計上以突出主要建筑物為目的,體現(xiàn)了當時社會宗法禮制、地位尊卑、君權至上等,重要建筑大都采用均衡對稱的設計方式,以庭院為單元,沿著縱軸線與橫軸線進行設計,借助于建筑群體的有機組合和烘托,使主體建筑顯得格外宏偉壯麗,如故宮以建筑圍繞成一個閉合的空間作為單元,若干庭院組成建筑群,從大明門至奉天殿,先后通過了五座門,六個閉合空間,尤為突出的建筑群為“天安門”、“午門”、“太和殿”這些建筑群都是采用了木制框架式結構建造“抬梁”、“穿斗”無處不在,“斗栱”隨處可見,但這些木制框架式結構的設計基礎是嚴格的中軸線對稱,只有中軸線對稱,才能采用框架式木結構,才能使故宮歷經(jīng)幾百年而依然完好,在世界建筑史上中國古建筑木制框架式結構的中軸線對稱設計是獨一無二的,成就是最突出的,是中國古建筑設計基礎的代表和完美體現(xiàn)。
(二)框架式結構是中國古建筑材料的充分利用和完美結合
中國古建筑使用木材作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結構為骨架,達到了實際功能要求,又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建筑形體以及相應的建筑風格,木制框架式結構使維護結構與支撐結構分離,屋頂重量由木結構承擔,外墻隔熱防寒、內(nèi)墻分割室內(nèi)間,由于墻體不承重,有利于減震,因此框架式結構的抗震性能較高,“墻倒屋不塌”形象的表達了框架式結構的特點,如紫禁城太和殿為11開間,是現(xiàn)存最高等級的木制框架式結構的古建筑,它規(guī)模宏大、氣魄恢宏,據(jù)史料記載太和殿經(jīng)歷了清康熙十八年發(fā)生的八級地震和雍正八年發(fā)生的六點五級地震,而沒有遭受破壞,這正是框架結構的優(yōu)點和建筑材料取材木料的完美結合取得了抗震效果。
?。ㄈ┛蚣苁浇Y構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古建筑的發(fā)展歷程
從原始社會的構木為巢,到用木棍為架,樹枝草泥為墻建造的穴居,春秋時期的建筑工匠魯班的出現(xiàn)預示了框架式結構的生成,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不斷提高和進步,框架式結構有了快速的提高和發(fā)展,建造出了如:阿房宮、長樂宮、未央宮等大型宮殿建筑群,漢朝的長安街就已經(jīng)普遍使用了“斗栱”,框架式結構發(fā)展到魏晉時期,大量興建佛教建筑,寺、塔的出現(xiàn)是框架式結構的一個發(fā)展里程碑,隋唐時期建造的山西五臺山佛光寺和南禪寺佛殿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木制框架式結構的建筑物。尤其是北宋政府頒布的《營造法式》是第一部作為宮殿、壇廟、官署、府邸等建筑工程的建筑設計、結構、用料和施工的準則,例如梁、柱、斗拱、椽頭等構件的輪廓、長短和曲線都做了規(guī)定,使木制框架式結構得到了規(guī)范,框架式結構發(fā)展到明清時期,是中國古建筑達到最高峰時期,北京的故宮和沈陽的故宮是明清建筑的典范。從木制框架式結構的變化發(fā)展中我們不難看出,框架式結構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古建筑的發(fā)展歷程。
?。ㄋ模┛蚣苁浇Y構蘊含著中國古建筑文化和中華文明
中國是世界上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之一,有深厚的文化和傳統(tǒng)。這種文化底蘊展現(xiàn)在建筑上就形成了中國獨特的建筑體系。中國的建筑多是功能、結構和審美的統(tǒng)一。它不僅僅是對祖制和傳統(tǒng)的遵從,同時也是極其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義色彩的,是理性與浪漫的交織,以北京故宮為典范的三合或四合院式布局。即先在縱軸上安置主要建筑,再在其前面的兩邊或?qū)γ娼ㄝo助建筑,四角以走廊連接,再以圍墻將全部建筑圍成相對獨立和封閉的正方形或長方形的庭院。這種庭院在保證了安全、 舒適的同時也體現(xiàn)了長幼尊卑的順序。充分地體現(xiàn)了中國古代的宗法和禮教制度,“斗栱”這個結構件在故宮建筑群的使用正是等級制度和傳統(tǒng)文化的體現(xiàn),“斗栱”的形制也成為衡量建筑的等級標準之一。由于長期受到儒學的思想影響,中國古建筑的風格和布局大都追求一種和諧、含蓄、寧靜和內(nèi)向之感。既使是大型的建筑,雖華麗、宏大、華美,也是穩(wěn)重和內(nèi)斂的。這些使用了框架式結構的建筑群蘊含著中國古建筑文化和中華文明。
?。ㄎ澹┛蚣苁浇Y構承載了中國古建筑的藝術特色
中國古建筑由于采用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建筑結構為框架式結構,這就為中國古建筑的色彩和裝飾提供了必要條件,隨著框架式結構的不斷發(fā)展,屋頂成為建筑形象的重要組成部分,出現(xiàn)了硬山、懸山、歇山、廡廡殿、攢尖、十字坡、重檐等眾多形式。這些屋頂變化多樣又層次分明,極具美感。除屋頂?shù)男蜗缶哂醒b飾性以外,屋頂上的一些細部設置,如戧脊上的走獸,也多有其象征意義,而正脊上的鴟吻(明代前稱鴟尾)更與斗拱一樣成為建筑物重要的斷代標志。我們不能不感嘆古代匠師的巧妙技術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即使從空中俯瞰中國傳統(tǒng)屋頂,效果也絕佳。同時木制框架式結構的立柱、梁、檁等配以油漆色彩和雕飾除具有藝術性、裝飾性還具有實用性。
而最具代表性、最能體現(xiàn)中國古建筑藝術特色的建筑是“牌坊或牌樓” , 牌坊或牌樓可由多種材料建造,但形式上多為框架式結構,其樣式也因等級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主要表現(xiàn)其開間和屋頂?shù)臄?shù)量方面。它不僅是古代城市中的重要街道景觀,也是不同時代建筑風格、建筑藝術的縮影之一。中國古建筑由于采用框架結構就形成了獨有的藝術特色與世界其他建筑體系有著巨大差異。
三、結束語
中國古建筑是古代廣大勞動人民聰明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古代文化,古代文明的標志和象征,無論是個體建筑還是建筑群都是不同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科學技術的綜合產(chǎn)物,而使中國古建筑得以發(fā)展、存在,并成為人類文化遺產(chǎn)的延續(xù),都與采用框架式結構分不開,可以說:框架式結構是中國古建筑的主體,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對中國古建筑的延續(xù)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