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晉書》稱,“自中原亂離,遺黎南渡”,“閩粵避阻,避在一角,永嘉之后,帝室東遷,衣冠避難”。由此可見,客家祖先原居黃河中下游,漢晉后為避戰(zhàn)多次南遷,部分在閩粵贛地區(qū)定居,客而家。為了自己的安全,南方的祖先不僅防止土匪攻擊和掠奪,還防止野獸攻擊。因此,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生活在一起。他們強烈的警惕性已經(jīng)成為一種獨特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從大型庭院群體逐漸演變成“水、火、盜”的城堡式土樓。
饒平土樓大多分布在北部山區(qū),中部丘陵地區(qū),周圍是山區(qū)和村莊。高度不同,分散,環(huán)連接,形狀多樣,結構精致,規(guī)模宏偉,八角形、圓形、橢圓形、馬蹄形、方形、半月形,具有通風采光、冬暖夏涼、防震、防潮、防火等優(yōu)點,適應山區(qū)環(huán)境,具有獨特的地方特色,成為南方居民建筑藝術的獨特風格代表,具有豐富的歷史內(nèi)涵和時代信息,充滿獨特的簡單和美。
道韻樓
全國最大的城堡式八卦土樓
位于饒平縣三饒鎮(zhèn)南聯(lián)村,八角形按八卦布局,稱為“八卦樓”,模仿諸葛八卦陣的原則,專門在正門一側開一扇休門,讓民族從此出門。樓外環(huán)巷外有八排圍屋,即在主樓八角的棱角處留出八條巷道,形成環(huán)保大樓的八排圍屋??偟膩碚f,建筑內(nèi)外構成了八卦的布局。樓城為太極,城左右兩公用水井象征“兩儀”(俗稱“陰陽魚”);八面三進國屋象征著一幅畫;城與屋內(nèi)明溝暗寓陰陽之合。其他結構大多以“八”為倍數(shù)。例如,整棟樓有56間角房和16間,共72間;大樓里有72扇窗戶、16扇天窗和112架樓梯;除了兩口公共井外,大樓里還有30口私人井位于主樓的邊界墻下。
據(jù)史料記載,道韻樓建于明弘治至元德年間(1488-1521年),建于明萬歷丁亥年(1587年)。清順治四年(1647年),正門匾額“道韻樓”三字為邑人黃錦(曾任明末禮部尚書)。這座建筑朝南,三進三環(huán)格局。一樓是“三落二井”單元房,一、二進為平房,三進為樓層,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大樓的中心是卵石鋪邊的黃土壓實庭院。房間前面有一個障礙,形成了一個環(huán)形走廊。
道韻樓是一座古堡式建筑。外墻有槍眼和炮眼。門頂還有防火門的注水暗涵,具有防止“兵亂、鄉(xiāng)斗、盜賊、獸害、干旱、火災、寒暑、地震”的八大防御作用。還有雕梁畫棟、壁畫、泥塑照壁、通花木窗等裝飾。建筑規(guī)模宏偉,結構奇特,造型精美,是目前國內(nèi)最大的八卦型土樓,突出了“古、大、奇、美”的特點。整棟樓保存完好,歷史藝術價值高。2006年5月,國務院宣布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陽樓
饒平最古老的客家土樓
位于饒平縣上饒鎮(zhèn)永善村,建于明建文二年(1400年)。他的祖先在河南省鄧州,可以追溯到閩西南和粵東的鄧氏。自87世調(diào)元以來,他的曾孫大猷之和孫文顯公一直住在福建寧化石壁和口村。他的子志齋(號太乙,94世祖)被粵東大部分鄧氏孫尊為一世祖先。
這座建筑南向北,呈圓形,大門座向西向北34度,占地面積1562平方米。二進一天井,樓內(nèi)共有26棟房屋,全部用黃土夯成。大樓中心有一個圓形廣場,一口井。二、三樓房間相通。整棟樓只有一扇門進出,門框上有“南陽樓”三個字,門聯(lián)為“南山并壽,陽谷回春”。有一個中廳,叫“怡謀堂”,為大家共有,供奉祖先神位,在樓內(nèi)辦喪事。樓內(nèi)大廳三樓有四面拱匾,分別刻有“經(jīng)明行修”、“王國儲真”、“辟雍升俊”、“成均首選”,落款均為府縣官員。
永山南陽樓是饒平縣中年土樓,規(guī)模適中,結構緊湊,建筑藝術非常精致。它不僅具有客家土樓的“八防”特點,而且具有自己獨特的建筑風格。建筑名稱、對聯(lián)、門螺栓、牌匾保存完好,整體結構相對完整,是客家土樓民間文化的精髓。2002年7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宣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泰華樓
少數(shù)民族村寨圍樓
潮州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畬族的發(fā)祥地,“居山為畬,臨水為丹。這是專家學者對潮州原住民的描述。600多年前,畬族祖先從福建龍海遷往饒平縣饒陽鎮(zhèn)藍屋村。村里的畬族土樓是由清朝嘉慶九年(1804)創(chuàng)建的,藍十五世祖張友公。坐東向西,石構門樓,門額陽刻“泰華樓”,“嘉慶甲子年建”。三層橢圓形(四方抹角形),前平房,后三層建筑,每層26間,外墻墻下用石徹,以上為分土墻。一層為“龍虎井式”單元結構,二、三層外有走廊環(huán)繞,樓內(nèi)有“善慶堂”,內(nèi)城有六角形井??偯娣e約33388㎡。建筑保存完好,建筑風格獨特,歷史藝術價值高。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于2012年10月公布。
作為潮州市“博物館之城”系列館,已成為畬族歷史文化展廳。展廳分為“善慶堂”(民俗文化展廳)、二樓、三樓的展廳。祖廳分為上下廳,中間有天井。天井底部鋪有鵝卵石圖案。上廳中間掛著“盤、藍、雷、鐘”四個畬族姓氏。兩邊都有具有畬族特色的服裝和畬族日用品;下廳墻兩側掛著“優(yōu)雅的眼睛”、幾塊有代表性的牌匾,如“司馬寵錫”、“文勉”等。二樓展廳主要展示畬族特色招兵節(jié)沙盤、畬族民俗圖片介詔;三樓博物館主要展示畬族傳統(tǒng)生活和生產(chǎn)工具。“鳳凰圖騰”是一種文化標志。近年來,與畬族文化相關的民歌、節(jié)日和民間活動也在藍屋村重現(xiàn)。藍屋村民開始重拾民族記憶。當他們來到泰華大廈時,他們可以深深感受到藍屋村的歷史沉淀。
潤豐樓
饒韻人才輩出的客家土樓
宋代,詹氏從福建寧化石壁村遷至廣東大埔長窖村。明末明初遷至饒洋西瓜園,明永樂21年(1423年)詹氏創(chuàng)鄉(xiāng)。位于宗祠左上角的饒平縣新豐鎮(zhèn)豐聯(lián)村鄉(xiāng)址,最初稱為上屋樓仔,后稱為樓仔角,有一座土樓。據(jù)村里老人介紹,該樓建于明嘉靖年,清道光年間大修,坐南向北,二入圍,占地面積約2248平方米。走進樓內(nèi),門額陰刻“潤豐樓”。門聯(lián)一幅,右聯(lián)是“潤澤粵東,水綠山青萬事基”;左聯(lián)是“豐富饒北,民勤德紹千秋繼”,建筑名義。門前有池塘,門兩側有附屬建筑,叫司馬第、儒林第、調(diào)琴齋、廣業(yè)軒,可見樓主當年的身份和興趣。關于司馬第:明清時期,司馬多是同知的別稱,任過同知的官員,退休后,往往要在門楣上簽名“司馬第”,以示光芒。關于儒林第:大致可能指書香門第。建筑小巧玲瓏,結構緊湊,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廣東省人民政府于2002年7月宣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潤豐樓見證了饒北客家人的艱苦奮斗歷史。潤豐樓是饒北最具書香氣息的客家土樓,深深滲透著饒北客家人努力學習改變命運的傳統(tǒng)。這座優(yōu)雅的小土樓人才輩出,古代有幾位進士,現(xiàn)代有醫(yī)學博士、縣長、校長、華僑等。四名大學生也走出了詹家的“學文堂”。詹安泰先生,大哥,早年畢業(yè)于廣東師范大學和國立廣東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前身)國文系。他的兒子詹伯慧于1949年被中山大學文學院語言系錄取。二弟詹天泰先生畢業(yè)于上海暨南大學經(jīng)濟系,三弟詹力泰先生畢業(yè)于國立中山大學歷史系。可謂書香門第,薪火傳承。
其中,著名的文壇是詹安泰的父子。詹安泰是中國著名的古典詩歌研究家、文學史家和書法藝術家,尤其擅長詩歌的創(chuàng)作和研究。他的詩歌作品和詞學論在國內(nèi)外都有相當大的影響,包括“南詹北夏,一代詞宗”、被譽為“嶺南一大家”。詹伯慧,當代語言學家、教授、博士導師,63年來,近40篇作品,400多篇論文,培養(yǎng)中國方言骨干“詹家軍”,研究成果輻射到日本、美國、新加坡、法國等地方,詹伯慧是真正的語言學家。作為首席專家,他還負責編輯約400萬字,堪稱中國歷年來最大的方言和方言學詞典——漢語方言學詞典。
群山和村莊被饒平廣袤的土地所包圍。像古堡一樣巍峨樸素,像“從天上掉下來的飛碟”,像現(xiàn)代體育館一樣壯麗,像“地下冒出的蘑菇”一樣絢麗多彩,真是鬼斧神工。這是分布在饒平的土樓圍樓。是饒平先人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土樓是一束永不凋零的奇葩,是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保護和繼承這些歷史文化遺產(chǎn),保護我們的家園,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