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遷古民居建筑群位于浙東仙居縣白塔鎮(zhèn),建于元代。建筑風(fēng)格貫穿元、明、清、民國時期?,F(xiàn)有的主要是清代民居建筑。精美的木雕、石雕、磚雕和鑲嵌在門窗格子上的門廳卵石都有自己的風(fēng)格和豐富的內(nèi)涵。因此,高遷古民居建筑群也被稱為“江南雕刻博物館”。
高遷古民居建筑有700多年的歷史,至今仍有1000多戶人家,以吳氏家族為主,是吳氏家族組織管理下的血緣村落,也是吳氏家族的集居地,他們保留了許多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和習(xí)俗。吳氏家族始于五代(梁)光祿大夫吳銀青,南宋出龍圖閣直學(xué)士吳霏(1104-1183)、左丞相吳堅(1213-1276),明代有左都御史吳時來(1527-1590)等人物,至十七世浙東副元帥、懷遠(yuǎn)將軍、仙居縣尹來高遷居。隨著人口的繁殖,白塔鎮(zhèn)厚仁村土地資源緊張。為了更好的生活環(huán)境,吳的祖先選擇在村南1公里處建造各種適合居住、可耕可讀、寬敞高坦的房屋,并將其命名為“高遷”。
高遷民居分布示意
目前,高遷古民居建筑群保留了27座清代官邸、110多座歷史建筑、1條老街、30多口古井、10多個古池塘。此外,還有10多個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如無骨燈和長旗燈。這是一個生動的傳統(tǒng)古村落?!叭_九門堂”(“三臺”是指三個獨立的大宅,“九門堂”是指三個大宅各有三個“門堂”,即形容宏大的大宅,厚厚的家庭背景,是當(dāng)?shù)卮笳莫毺胤Q謂)和四合院在仙居各地普遍存在,但像高遷這樣的建筑雕梁畫棟,木石磚雕精美,文化內(nèi)涵豐富。高遷的“三臺九門堂”和“四合院”一般朝南,規(guī)模宏大,布局精美,保存完好,木、石、磚雕精美。
古民居建筑群高遷
建筑周圍高聳的馬頭墻被庭院包圍,每個宅院都以大廳命名,如新德堂、慎德堂、余慶堂、積善堂、思慎堂、省身堂、折桂堂、日新堂等。大廳里的天井卵石鑲嵌圖案不同。卵石越老,越粗糙,圖案越簡潔;從清末到民國,鑲嵌著色彩鮮艷、圖案精美、內(nèi)容豐富的吉祥寓意圖案,如銅錢地九連環(huán)、子孫財富萬年、暗八仙、卷書、福祿壽喜、蝴蝶愛花、陰陽八卦等。
六葉馬頭四開檐(此房為后期仿造)
大廳的建筑構(gòu)件和門窗雕刻以花、鳥、草、蟲、人物故事、著名詩歌、歷史典故為主題,如屋柱雀有獅子戲球、鳳凰牡丹、福祿壽;門窗雕刻鮮花盛開。采用淺浮雕、高浮雕、深刻雕刻、透明雕刻、鏤空雕刻等技藝,有小八卦窗、大八卦窗、人物故事窗、福字窗、福字窗等吉祥圖案。此外,墻上的石窗是一件集透風(fēng)、透光、防盜、實用裝飾于一體的精美藝術(shù)品。圖案包括銅幣窗、元寶窗、花草窗、雙龍戲珠窗、壽字窗、萬字窗、如意窗、工字窗等。石雕工藝精湛,選材精美,圖案不同。
新德堂,堂號出自《周易·大蓄卦》中的“日新其德”,意為求進(jìn)步,博功名。據(jù)吳家譜記載,該堂由清乾嘉年間吳炳盛、吳洪標(biāo)、吳樹哲祖孫三代建造,嘉慶五年(1800)前后建成,是高遷古建筑中保存最完好、規(guī)模最大的清代古民居建筑。它位于高遷下屋組團(tuán)東側(cè),毗鄰思慎堂。建筑外墻采用馬頭墻形式,顏色為灰白色,采用“空斗墻”砌筑,屋頂形式為硬山頂。
新德堂現(xiàn)有住宅三進(jìn),整個建筑空間形式呈現(xiàn)“眼”形格局,分為前院、中院、后院,在建筑入口前建立大廳,在大廳后建立大廳,在中軸線上形成“大廳-前院-大廳-中院-后院”的布局。大廳有三個寬,兩層高,屋檐下雕刻著龍雀,上面有一只鶴。龍具有抑制火災(zāi)的功能,是保護(hù)房屋的邪惡物體之一。
前院、中院左右兩側(cè)為廂房,共兩層44間。前院和中院門廳的天井都是鑲嵌卵石的拼花鋪地,中央是太極八卦圖,周圍是蝙蝠、鹿、壽桃等富有福祿壽吉祥寓意的裝飾圖案。后院是一個小花園,有一堵墻,墻前有一個花壇,上面有石雕,雕刻著牡丹、荷花、菊花和玫瑰,象征著春、夏、秋、冬,中間雕刻著鳳凰,象征著好運。作為“無骨花燈館”,本堂現(xiàn)展示了高遷“無骨花燈”及其制作工藝。
慎德堂
清乾嘉年間,慎德堂是吳樹鳳、吳熙河建造的,也是三進(jìn)院落,也分為前院、中院和后院。這座大廳與南面的鎮(zhèn)德堂、大書院形成了一座“三臺九門堂”。
從南到北,謹(jǐn)?shù)绿媒ㄖ来窝刂休S對稱:入口、前院、正堂、中院、后堂、后院,與新德堂相比,少了一個門廳(倒座)。墻壁和新德堂也是灰白色的,以“空斗墻”的形式砌筑。屋頂形式懸掛在建筑外墻上,而正堂和后堂的屋頂采用馬頭墻形式的硬山頂。發(fā)生火災(zāi)時,該設(shè)計可與兩側(cè)廂房隔離,門內(nèi)用天然木雕刻的龍噴水表示鎮(zhèn)火。正堂明間開放,上面掛著“中書第”牌匾,金字朱底。但由于年代久遠(yuǎn),上款只見四字清晰,為“欽命浙江”;下款比較清晰完整,“龍飛光緒三十四年戊申端月吉日”。
"中書第"匾額
正廳和左右?guī)烤鶎捜g,高二層,中間檐柱下雀雕刻精美,分為三部分。主體是獅子戲球,大大小小的獅子雕刻得栩栩如生,身上的鬃毛特別生動。最后一部分是亭臺樓閣的景觀圖,下一部分是松樹和花卉圖案,非常精致小巧;東西邊檐柱下的雀很有趣。以優(yōu)雅的鳳凰為主體,鳳凰巧妙地與梧桐、喜鵲和鴛鴦結(jié)合在一起。鳳凰棲息在茂盛的梧桐樹下,拖著美麗的羽毛,一大一小,一前一后,上面有一對喜鵲,下面有一對鴛鴦。整組雕刻豐富飽滿,雕刻工細(xì)膩,隱喻了這對夫婦的愛和幸福,孕育了子孫后代。
獅子戲球雀替
鳳凰木雕雀替
前院石板鋪地,中院卵石鋪地,除了雙獅挪球、蝙蝠、銅幣等吉祥財富圖案外,還鑲嵌著書卷圖案。后廳內(nèi)嵌有太極八卦圖案的隔扇窗,由三扇窗組成,窗格上嵌有“琉璃珠”(窗上的藍(lán)色裝飾品,古代如藍(lán)寶石,現(xiàn)代科學(xué)確認(rèn)為玻璃器)。這個大廳現(xiàn)在是一個“書香世家館”。后廳雀雕有書、畫、琴、棋,花窗、天井有“書、畫”圖案。四扇側(cè)窗刻有各種唐詩宋詞,極其精致。大廳里張貼著各種古代杰報、官報、學(xué)報,營造了濃厚的“讀書明禮”、“讀書榮身”的培育文化氛圍,向游客展示了吳的歷史文化名人和浙東培育文化。
隔扇窗內(nèi)嵌有太極八卦圖案和局部細(xì)節(jié)
余慶堂
余慶堂建于清代吳熙連,位于月鹿河北岸,與積山堂、日新堂相連,構(gòu)成高遷最大的“三九門堂”。它的墻壁也是典型的仙女住宅建筑的灰白色,以“空斗墻”的形式建造,屋頂屬于懸掛的山頂。它的房子是兩個進(jìn)口,分為前院和后院。房子入口上方的石牌匾上有“美麗的風(fēng)”四個字,大廳上掛著牌匾“積累好余慶”,以隱喻人才和道德,往往繁榮務(wù)實。
余慶堂內(nèi)景
前院卵石鋪地,后院種花草。前院為三合院式,正堂及左右兩廂房均寬三間,高二層,院子周圍有檐廊。中間檐柱下的雀被另一種獅子戲球取代,鏤空多層球,由硬幣的連續(xù)圖案連接而成。雕刻工精細(xì),特色鮮明。最后一部分是情景戲劇人物,有的在爭論,有的在觀望,有的在笑,表情細(xì)節(jié)生動;東西兩側(cè)的雀被一組雕刻精美生動的梅花鹿取代,代表福祿。
獅子戲球雀替
據(jù)報道,這個大廳的九代人從未分開過,住在同一個屋檐下,木雕“獅子圖案”代表了他們“聚居”的美麗道德品質(zhì)。現(xiàn)在余慶堂也有人住,做木雕小玩意,種花,充滿煙花氣息,作為一個搬遷的“神話傳奇博物館”供游客參觀,展示了古村落的謠言和軼事。
高遷古民居布局嚴(yán)謹(jǐn)合理,深宅敞院,在恢宏素雅中展現(xiàn)繁華與顯赫。在建筑選址中,采用負(fù)陰陽、背山水的風(fēng)水理念,朝南;建筑空間布局基本以庭院為核心,中心軸線,左右對稱;在建筑空間元素方面,高古民居一般由明堂、廂房、庭院、天井、墻壁、屋頂組成,傳統(tǒng)民間建筑主要為灰白色,砌筑主要采用“空斗墻”的形式,古建筑屋頂多采用穿斗式結(jié)構(gòu)的懸掛式山頂,整個建筑顯得輕盈透明。
木雕、石雕、磚雕、卵石鑲嵌在古民居建筑中很常見。古代雜寶和戲劇人物雕刻在每個大廳和門窗上。它們精彩、生動、獨特,代表了浙東古代民居雕刻藝術(shù)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