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長河中,遭遇的大雨不少,翻翻史料,也有許多關于大雨的記載,《資治通鑒·秦紀三》記載“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七月大霖雨,連雨自七月至九月”。元二十八年(1291年)七月己未,“雨壞都城”,57年后,“京師大霖雨”。到明朝時候,景泰五年(1454年)七月,“京師霖雨”,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閏六月,順天府大雨如注,晝夜不止……
現(xiàn)代房屋有科學的防水防潮技術,那古時候的房屋,大多是木結構的建筑,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腐爛,古人在沒有現(xiàn)代科技的情況下,又是如何防水防潮的呢?
排水系統(tǒng)
排水是建筑建造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古代選城址的時候便有諸多講究,需要將城市的水系渠道進行合理地安排,使雨水和污水迅速地排注入大河中去,以及特殊天氣泄洪需求。那對于建筑而言,合理的排水系統(tǒng),可防止房屋因為水堆積,減少損壞,延長建筑壽命。
據(jù)秦咸陽宮殿考古發(fā)掘,建筑群地面已有系統(tǒng)排水工程設施,地面雨水和生活污水均集中流入類似現(xiàn)今砂井的排水池(長3.2米,寬2.7米,深0.7米),排水池底用草泥土涂抹,以防滲水池下有漏斗把積水泄入圓形陶制下水管,各路水管均有一定坡度,使污水迅速流入干渠。
如今的北京故宮也有自己的排水系統(tǒng),在每一座宮殿院內(nèi)都考慮了排水問題,都設置有排水支溝,在宮城墻下設有集水干溝,北部的雨水匯集到神武門內(nèi)的干溝流入西邊護城河,南部的雨水分別流入金水河,然后流向東南角的護城河,宮城全部溝道均有適宜的排水坡度,使70公頃的故宮無積水之忠,保證了全宮地坪的干爽。
故宮磚墻下可見排水的溝眼(圖源故宮博物院官網(wǎng),僅用于學習交流)
屋頂
屋頂是屋頂是建筑頂部的承重和圍護構件,也是最直接能遮擋的建筑構件,它與墻體、樓板共同作用圍合形成室內(nèi)空間,同時能夠抵御自然界風、霜、雨、雪、太陽輻射、氣溫變化以及外界各種不利因素對建筑物的影響。在我國傳統(tǒng)古建筑中,最開始最原始的擋雨便是利用屋頂,古建筑中的屋頂多采用在木屋架或鋼木屋架、木檁條、木望板上加鋪各種瓦屋面等傳統(tǒng)做法,利用高屋脊,大坡度,兩邊的坡度能讓雨水落下。
屋頂上的瓦片大有學問,瓦的造型到材質(zhì)不斷發(fā)展,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前期發(fā)明以及使用瓦,在陜西岐山鳳雛村西周早期遺址中發(fā)現(xiàn)遺存,數(shù)量較少,判斷當時僅用于屋脊、天溝和屋脊部分。到西周中晚期從陜西扶風召陳遺址中發(fā)現(xiàn)的瓦的數(shù)量就比較多,有的屋頂以全部鋪瓦,瓦的質(zhì)量也有所提高,并且出現(xiàn)了半瓦當。
常見瓦有筒瓦和仰瓦,瓦一片一片鋪在屋頂上,縫隙再以灰泥抹住,防水效果便有了。
地面與臺基
雨水會堆積于平面的地面,于是最直接的做法便是抬高地面,防止潮濕。在西南地區(qū)有“干闌”式建筑。中原一帶則主要采取高臺基的做法。據(jù)偃師二里頭商代宮殿考古發(fā)掘,已有高出地面1米之多的臺基。高臺基可以使建筑遠離地下水位,使地面較干爽,并有利于納陽和通風,是防止地面潮濕的簡單有效的措施,為歷代所沿用,成為我國古代建筑的重要特點之一。
臺基
同時為了為了減少雨水對臺基或墻根的侵蝕,早在陜西岐山臺陳的西周遺址就用鋪卵石為散水的做法。到戰(zhàn)國時代即在臺基或外墻根四周用磚或卵石、三合土等材料做成有一定坡度向外排水的斜面。對于地面的防潮,古人還在建材建造上嘗試不同的物質(zhì)來進行防潮,仰韶文化的燒烤地面和龍山文化的“白灰面”地面,可以說是最原始的地面防潮措施。三合十地面是古代廣泛應用的一種比較經(jīng)濟的防潮地面。在鋪筑三合土地面時,摻加適量鹽鹵可以增加密實度,防止地面開裂,也有利于地面的隔潮,但不利之處是地面易陰濕發(fā)潮。
磚地面是古代最主要的地面做法,為了加強防潮效果,講究的鋪地磚面層下部都作有防潮墊層。秦咸陽宮殿發(fā)掘出一種地面,在印紋方磚面層下,墊紅燒土瓦礫層。后來大多用砂墊層,厚度少則7-8厘米,多則40多厘米。明清北京故宮內(nèi)還有一種“架空金磚”的做法,即在地面上先鋪砂子,然后用側(cè)磚支承“金磚”地面,磚下有空氣層,磚縫間用桐油和白面擠縫,表面再攢桐油一道,防潮性能相當好。堿硤石的質(zhì)體較柔松,表面不生凝結水。成都民間建筑至今還當作一種良好的防潮地面。
墻體
先秦以前,墻體多用防水性能差的版筑墻和土坯墻。為了增強防水防潮,《考工記》中記載有兩項措施:一是“白盛”,即用蜃灰(白色蛤灰)調(diào)水抹墻面(稱堊),起防水護墻的作用;二是“困峁倉城,逆墻六分”,即墻高六分,收分一分。墻的下半部易于受雨水和地下水的侵蝕,適當增加厚度是對防水有利的。據(jù)秦都威陽一號宮殿的發(fā)掘報告,當時壁面做法是:先在土坯墻上涂抹摻有黍(或粟)基的泥層(即瑾),厚3-4厘米,再用麥糠拌細泥抹平,厚1-2厘米,最后用白色石灰質(zhì)材料粉刷,顯然增加了墻面的防水性能。
古人是明白挑檐可以護墻,以達到減少因潮濕生病的目的。出檐深遠一直是我國木構架建筑的一大特點。盤龍城商代宮殿遺址當時已有回廊和腰檐。廣州出土的漢明器證實,當時已有硬山挑檐和排山溝滴。明清建筑中的拔檐磚和博風等墻頂構造也可以說是一種護墻措施。西南多雨地區(qū),民居的土坯墻亦有“披蓑衣”,即在墻內(nèi)每距一定水平距離夾有茅草披護墻面和砌加瓦片滴水線的做法。
蘇州水鄉(xiāng)建筑墻體
古人在建筑房屋防水上有自己的智慧,雖然如今科技發(fā)達,房屋建造更現(xiàn)代化,但是房屋防水依然是房屋居住的重要措施。